台2线动物专用道麝香猫出没 食蟹獴4母子排队回家

▲东北角野生动物专用道,出现食蟹獴。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穿越东北角山海间的台二线滨海公路,平日、假日车流量都很大,不少小动物横越马路常常被撞死,公路总局因此利用涵管设置成小动物的专用道,顺便架上摄影机,结果竟然拍到鼬獾麝香猫、白鼻心,甚至一口气拍到4只保育类的食蟹獴,让工作人员惊叹当地自然生态真的好丰富。

公路总局景美工务段范良鑫指著录影画面,「做一个警戒部分,做一个带头部份,应该是妈妈。」摄影机镜头底下,一只长得瘦瘦长长的食蟹獴妈妈在石头路上左闻闻、右看看,模样有够卡娃伊,仔细看后面还跟了3只小跟班,一样也好可爱,属于珍贵稀有保育类的食蟹獴,竟然一次拍到4只,让人好惊喜。范良鑫指出,「这个画面大概等了两个月,才拍摄到这个珍贵的画面。」

公路总局员工期待动物现身,像似中乐

东北角台二线滨海公路沿线,公路总局利用排水涵管制造出小动物的通道,防止牠们被车撞死,没想到许多保育类动物一个一个现身。像是一只鼬獾正在闪着亮晶晶的双眼,从人工的生态池跑进斜坡通道,隔没几天同一个地方又拍到尾巴一节一节的麝香猫从这里跑进树丛;另一个角度的镜头,更是近距离拍到白鼻心,先在外面人造斜坡观望,然后直接走在涵管里面。

范良鑫表示,「同仁也是抱着一个类似开乐透的心情,今天又会照到什么,明天又会照到什么?」看到简单设置的动物通道,让保育类动物,公路总局员工直说好感动,更惊叹东北角的自然生态可以这么丰富,辛苦帮小动物们做斑马线真的很值得。

鼬獾长相似国剧脸谱,又有「花脸貍」之称

据玉山国家公园网页介绍,鼬獾属于貂科(MUSTELIDAE),并非保育类动物。鼬獾具有突出的长鼻,四肢短小,具有狭长的指甲以便拨土。脸黑褐色,鼻梁经头到颈后有一道宽阔的白带,但在头部上方并不连接。栖地从低海拔一直延续到两千多公尺的山地,并不要求独特的植被为生活环境,只要具有肥沃松软的表土,觅食对象主要是松软土壤下的蚯蚓、金龟子幼虫,甚至于像马陆、小型陆贝、小型鸟兽尸体等。

台北市立动物园介绍,鼬獾(左图/取自雪霸国家公园脸书)受惊吓或被逼迫时会由肛门腺分泌具恶臭的气味以驱敌,因此又有臭貍之称,脸部看起来和白鼻心很像,所以常被人误认或被山产猎者误杀,加上长相神似国剧化妆脸谱,因此又有「花脸貍」之称。

白鼻心(右下图/取自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又名果子狸乌脚香,灵猫科,属于第三级保育类野生动物。白鼻心通体极为肥满,颈部粗短,毛细且短呈淡褐色,在极度紧张、兴奋或奋怒时,偶而会发出一股和花生油颇为类似的香气,因此又称为「乌脚香」。在森林、灌木、荒废地,从低海拔至2000公尺都有发现过白鼻心的踪迹,喜食水果,也吃老鼠、昆虫、蜗牛或植物嫩芽的牠,能在树上活动自如,在所有台湾食肉目动物中,牠是最佳的爬树甚至是「爬藤」动物。

是灵猫哦!白鼻心、麝香猫都有体香

麝香猫(右图/翻摄自环保署网站)也是灵猫科,又名笔猫羌仔猫,属于第二级保育类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体细长,吻部尖狭,乍看之下很像狐狸。尾巴有黑白相间环节,其中白色环节的宽度稍大于黑色部分,从体侧看时,胸腹部为黄褐色,布满黑褐色的不规则斑点。

麝香猫分布地域从低海拔一直到中、高海拔的山地。喜待在茂密的灌木、蕨类或草丛深处活动,具有十分隐秘的个性,为夜行动物,通常于日没以后出外觅食,主要以小型囓齿类为食,如森鼠巢鼠、家鼷鼠、天鹅绒鼠。

食蟹獴的出没,代表溪流环境的指标

食蟹獴俗称棕蓑猫,又名蟹仔猫、膨尾貍,属于第二级保育类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顾名思义,牠喜欢捕食溪蟹,另外亦喜欢吃非洲大蜗牛及蟾蜍。棕蓑猫是台湾食肉目中,唯一没有夜行性格的动物,无论昼夜都容易发现牠们的踪影,而且颇能适应人类破坏后的环境,大多旁水而居,分布以低海拔山地的溪谷较多。

棕蓑猫的样子就像身上披了一袭蓑衣,牠的毛极长,大约10公分左右。毛质地粗硬,平常向体后服贴,遇外敌而愤怒或惊恐时,则全身刚毛怒张,背部弓起,张口发出喝斥声。棕蓑猫的头小吻尖有如流线形,且指爪下半截间具有皮膜,很善于游泳。食蟹獴可以说是溪流环境的指标之一,有着食蟹獴活动的溪流,代表该地区的环境污染低、开发少。但是,人为开发、污染和猎捕等原因,造成牠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