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电影节《她是我爸爸》改编自导演真实故事 爸爸离婚「因为想当女人」从此改名安妮

记者洪文/综合报导

电影可以扩大视野、开拓感官,也是认识并理解未知的最佳平台,今年台北电影节规划多部探究性别流动与情欲渴望的作品,呈现人的不同面向与可能。其中聚焦鲜少被提及的「跨性别」族群,包括以纽约林区变装舞会背景的《曼哈顿舞曲》、取材导演自身家庭经验的《她是我爸爸》及记录跨性别性工作者日常的《爱寓春光等片。此外,《我的G本教义》穿梭在80年代爱滋恐慌蔓延的纽约,《禁身诱惑》刻划心理学家罪犯之间的身心缠斗,《窒欲》大胆碰触恋童癖心理,还有描绘18世纪淫乱贵族享受虐恋欢愉、荣获坎城影展「一种注目评审团特别奖的《我就荡》,这些电影都游走于人性灰色地带挑战观众道德底线。

▲▼台北电影节《她是我爸爸》剧照。(图/翻摄自Youtube/台北电影节)

看似平和的家庭,爸妈突然宣布离婚,爸爸还投下更巨大的震撼弹,决定以女人身分过完余生,从居家宅男变身时尚小姐!《她是我爸爸》(A Perfectly Normal Family)取材自导演父亲在她11岁时变性的真实家庭经历,电影细腻捕捉孩子面对成人世界的困惑、悲伤与愤怒,交织成一部温柔亲密、真挚感人的家庭诗篇。

《曼哈顿恋舞曲》(Port Authority)背景座落VOGUE舞蹈发源地的纽约哈林区,由史上第一个踏上「维多利亚的秘密」秀场的跨性别者雷娜布鲁姆(Leyna Bloom)诠释「媚」力万千的舞后,与主演《敦克尔克大行动》的22岁英国小鲜肉菲昂怀海德(Fionn Whitehead),舞出一场打破好莱坞公式的异色爱情。本片获大导演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青睐,亲自担任监制影片也入围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不仅为美国独立制片打了一剂强心针,也鼓舞更多跨性别主题登上大银幕。 挑战观众道德框架的《我就荡》(Liberté)描绘18世纪一群德国贵族在森林深处「就地取材」,体验世俗之外的欢愉纵情,宛如《索多玛120天》景象,充斥各种激情交缠、绑缚与性调教,在淫声浪语下不失唯美细致的画面与光线,颠覆感官极限。影片前卫拍摄手法,获坎城影展青睐,拿下「一种注目」单元评审团特别奖。

▲台北电影节《我就荡》剧照。(图/台北电影节提供)  代表荷兰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的《禁身诱惑》(Instinct),探究人性灰色地带,心理学家妮可琳耗费5年辅导罪行严重的罪犯伊德里,却对他的假释投下反对票约谈过程中场面也逐渐失控。荷兰影帝、后在片中展现出色演技,两人关系游移在情愫与理智线上,肉体的诱惑、彼此施以威胁与身心拉扯,每一步都绷紧观众神经。 《爱寓春光》(The House of Love)是义大利导演卢卡费里(Luca Ferri)《公寓三部曲》的完结篇,记录39岁跨性别性工作者碧昂卡公寓里的日常,镜头凝视她的家,也是她的工作场域。客人上门,碧昂卡便化身最性感的尤物,让顾客宾至如归。观众也随着电影共同窥视这位游移社会边缘、渴望爱人与被爱的女子。

▲台北电影节《爱寓春光》剧照。(图/台北电影节提供)  《窒欲》(Tench)大胆碰触当代最令人不安与不适的恋童癖议题,看似邻家大哥哥的约纳森,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黑历史,他刚从「拘禁」中被释放,试图压抑内心那只被捆绑的怪物,当个正常人。他与隔壁小女孩贝丝逐渐发展出的忘年友情,使他体内的猛兽随时在被唤醒边缘,只能无声呐喊,囚禁真实自我的渴望。导演派翠丝‧托伊认为否定恋童癖患者的存在,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给予讨论空间、帮助他们求助,才能真正减少悲剧。

►►更多【台北电影节】相关报导

改编自小说的《我的G本教义》(Minyan),背景架构在1980年代纽约爱滋恐慌蔓延的时空,出生传统犹太移民家庭的17岁男孩,白天在犹太学校研读古老经文,夜晚却流连在纽约暗处聚落,欲望日渐萌芽蠢动,就在陪伴独居祖父入住养老公寓时,他受到隔壁一对年长同性室友影响,冲撞出一段炽热但苦涩的初恋,揪心动人直逼《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2020台北电影节将于6月25日至7月11日于台北市中山堂光点华山电影馆和信义威秀影城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