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20年马国恩仇录 马哈迪胜选后的新迷雾

文/唐晓东 杜晋轩 图/多维TW提供

雨季的吉隆坡仍旧湿热难耐。但是对于刚结束大选的马来西亚人民来说,比起天翻地覆般的政局变化,一切都不值一提。伴随着马国前副首相安华(Anwar bin Ibrahim)获得特赦,涉嫌贪腐的前首相纳吉(Najib bin Abdul Razak)恐难逃入狱命运,以及执掌马国大权超过60年的「国民阵线」(简称国阵)面临解体,建国后的首次政党轮替,让马国人民对未来有了美好的「希望」。

此次马国第14 届全国大选,最大亮点莫过于马哈迪(Mahathir bin Mohamad)以92岁之年龄再度出山,二度拜相,成了全球最高龄国家领导人。这位长者的胜出,显示出马国人民期待具魄力的领导人带领国家重回正轨,但这也透露出「希望联盟」(简称希盟)的困境,即这脆弱联盟的安危存亡,只系于一位极具「卡里斯玛」(charisma)的魅力型领袖之身。

2013 年马国全国大选时,在野党阵营是以「人民联盟」(简称民联)夺得51%的得票率,但因「共主」安华仍在狱中,以及盟友伊斯兰党的宗教路线分歧,最终令「同床异梦」的民联于2015年6月瓦解。

华人力挺行动党

尽管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国家诚信党(由伊斯兰党开明派所组成)组成了希盟,但是一直困难重重,直到马哈迪所成立的土着团结党(简称土团党)「加盟」,才燃起了「变天」希望。

除1969年发生的「五一三种族冲突事件」之外,马国的政治格局自1957 年建国以来一直相当稳定。因此今年5月9日后,政权能和平转移,是备受国际肯定的。

马国共有222个国会议席,马哈迪领导的希盟夺得了122席,纳吉领导的国阵仅79席,而以「搅局者」之姿竞选的伊斯兰党领导的和谐阵线夺得18席,其余3席为沙巴联合阵线与独立人士。

尽管夺得54席的巫统仍旧是马国最大政党,但目前国阵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其麾下各成员党都在酝酿退出或重组,如东马沙劳越州的国阵成员党,正酝酿合组以当地本土政党为主体的政治联盟。这意味着自马国建国61年来,国阵所构成的「一党独大」政治格局,从5月9日后就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相对于两岸三地所关注的马国华人社会(简称华社),俗称「火箭党」的行动党无疑成为了最能代表马国华裔族群的政党(该党有非华裔党员,但仍以华裔为主体)。多年在巫统羽翼下代表华人群体的马华公会只剩1席国席与2席州席,甚至不及安华旗下的「多元族群」政党公正党,而后者拥有13名华裔国会议员。这应验了行动党国会议员张念群在选战期间所下的豪言「剿灭马华是历史使命」。

事实上,华裔选民从2008年起就抛弃马华公会,华社认为马华公会在国阵内当家当权」,无法有效制衡巫统的一党独大。在华人占多数和相对多数的选区,华裔选民第一选择多是行动党,第二选择则是公正党。公正党不似行动党有强烈的「华人色彩」,但凭着「多元族群」争取城市中产阶级选票,拿下大部分混合选区,最终促成「华人海啸」,进而汇成了最终颠覆政权的「全民海啸」。

谁是希盟继承者

不过,希盟赢得大选后,主要目标不再是获得执政地位,各自的政见分歧将成未来的挑战

目前,希盟大体分为三派。其一是以安华一家为首的公正党,拥有的国会议席最多,内部派系斗争也最复杂。尽管该党对外仍然奉安华为尊,但安华在狱中多年,各派系在不同州属获得了执政经验与资源而「羽翼丰满」后,斗争难以避免。希盟中的第二大势力,则莫过于以行动党林氏父子为核心的一派。他们代表了马国华社,在林氏父子有效领导下,该党内部相对团结。

当然,希盟中势力膨胀最速的,莫过于以马哈迪为首的土团党。国阵的倒戈政客,最后可能都会被其吸收,进而改变希盟在选后的势力均衡。根据国会和内阁席位的分布,土团党虽在希盟中仅是第三大党,但因马哈迪的威望带来的政治协商下,而能在内阁中得到与公正党、行动党平起平坐的地位。

虽然安华表明目前不会去挑战首相一职,但对熟悉马国政治的观察家来说,安华的「鸡奸案」丑闻和其在1998年后至今的蛰伏是一件令人唏嘘的往事。

当年与马哈迪情同父子的安华之所以被解职,主要原因还是两人在金融、货币、财政管制等领域的政策相左。加之安华本人在1998年时也介入了巫统内部针对马哈迪的夺权斗争,渎职罪与鸡奸罪的罪名随之降临在安华头上。

时至今日,马哈迪并没有真正对安华道歉过,而马国人民仍沉浸在对马哈迪的「歌功颂德」,对马哈迪过去任期内的人权迫害事迹,这方面的「转型正义」似已微不足道。

就目前看来,马哈迪的儿子慕克力(Mukhriz bin Mahathir)在家族根据地吉打州任州务大臣,而出任马国首名女性副首相的旺阿兹莎(Wan Azizah)背后是其丈夫安华,形成「影子副首相」安华与强人马哈迪的共同执政的格局。马哈迪的「遗产」土团党,在「安华时代」的地位、利益分配等问题,势将对未来安华的接班或执政形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