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豹变」的安倍

文/张钧凯 图/多维TW提供

安倍晋三于2016年11月在日本参议院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特别委员会中,有一段语重心长的发言:「常言道『君子豹变』。这并不是说人为了保全自身而做出巨大改变。而是说为了国家和国民,可以丢掉面子。这才是我们作为领导人应有的姿态。」

「君子豹变」出自《周易.革卦》,原意是指君子迁善去恶,更显其美德;后来用以形容人在言行与思想上发生了大幅度转变,充分反映安倍对自身任务与应有作为的认知。

回顾安倍两度上台,他对于台湾中国大陆美国态度转捩,都高度体现了豹变性格,以及日本对外交往的现实策略

作为日本颁布宪法后第二位担任四届首相的安倍晋三(第一位是吉田茂),不仅在2006年与2012年两度登上首相之位,更是打破日本在2007至2012年间五位首相每逢丑闻就得下台的「定律」。安倍在日本首相之位的「长命」,在中美日大三角关系与台日中小三角之中扮演的角色,都给了他「豹变」的时间和空间。

台日关系今非昔比

首先,日本与台湾之间,由于民间交往活跃,加上在地缘和心理上都有抱团取暖需要,始终予人「台日友好」的印象。这个印象,随着素有亲日情结的民进党政府于2016年上台,得到进一步加强。而日本政府也对蔡英文政府一直投以关爱眼神,以实际的行动不断拉拢台湾。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安倍立刻表态「台湾是日本的老朋友」,随后派遣「日华议员恳谈会干事长古屋圭司来台向蔡英文递交亲笔祝贺信

蔡英文就任前,安倍胞弟岸信夫率领日本自民党众议员代表团访台,与候任总统蔡英文会面交流。蔡英文就职当天,日本代表团规模最为浩大,由日本交流协会理事长今井正率领252人豪华代表团,为蔡英文捧场祝贺。同年6月3日,安倍晋三的母亲、有日本「政坛教母」之称的安倍洋子,来台北参加日本放送协会(NHK)交响乐团演出,比邻而坐的就是蔡英文,说明了蔡英文与安倍家族的深厚交情,也透露了台日关系「亲上加亲」。

此后台日关系又有实质性的进展,蔡英文分别任命民进党内的「亲日派邱义仁谢长廷亚东关系协会会长以及驻日代表,邱义仁还是蔡英文「厨房内阁」重要成员,直接参与到民进党的高层决策;2017年台日双方直接将交流窗口更名,由民间机构朝向准政府机构的层级推进。花莲地震期间,安倍晋三不仅展示出亲笔书写的「台湾加油」字样,还给蔡英文写信,称蔡英文为「蔡英文总统阁下」,惹得不仅深绿狂嗨,三立和《自由时报》等认为这「等于承认台湾是个国家」,连蔡英文本人也颇为受用。

台日关系似乎就在这样的轨道上,如蔡政府所愿地向前快步发展。但是突然之间,几乎毫无任何征兆地,安倍晋三在与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会谈中抛出「仅与台湾保持民间往来」,而原本预定在日本黄金周再度访台的岸信夫,也在成行前一星期紧急喊卡。

有一说认为,岸信夫取消行程是对台湾迟未开放福岛核食的抗议,但联系不久后,安倍就在会谈上对李克强明确承诺「仅与台湾保持民间往来」看,日本之所以对台湾一夕变脸,真正的原因,显然是为了向中国交好与交心。在这过程中,台湾成了日本交易给中国的「筹码」,而安倍晋三也完成了他在台日关系上的一次豹变。

日本对华的笑脸与怒目

其次,安倍在此际对台政策180度翻转,基本上伴随着他对中国大陆态度的「大起大落」。2006年安倍首任日本首相,给外界「亲中」的印象。安倍上任之初,积极改善小泉时代因参拜靖国神社而剑拔弩张的中日关系,安排「破冰之旅」访问中国。安倍智囊谷内正太郎就曾说过,日本的亚洲外交策略,要与中国保持战略的互惠关系。安倍此举的目的,根据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所长许介鳞教授研究认为,安倍企图扭转日本充当美国应声虫的形象,开启对美国的「自立外交」。

但2012年安倍二任首相,对中国的态度却出现天翻地覆的改变,卸下亲善面具,换上怒目相视的脸孔。安倍借着钓鱼台列岛「国有化」争议顺水推舟,积极搭上美国欧巴马(Barack Obama)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便车,中日关系再度恶化。

此间安倍不断在各种场合对中国放话,既公开批评中国政治体制,又「呛声」不怕被称为「右翼军国主义者」。2013年安倍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更是明确表态:日本要在亚洲制衡中国。过去如此亲中的安倍,却突然走回保守老路,一面强化美日军事同盟,一面大力鼓吹「中国威胁论」,露出了国家主义的右翼「马脚」。

然而,就在同一个任期,安倍又开始急切地调整对外策略,把日本从美国保护伞下扭回中国身边。安倍当前的「中国转向」,最经典的当属安倍在李克强访日期间几近「失格」的演出。李克强停留日本三天时间,安倍晋三几乎形影不离。李克强参与第三届中日省长知事论坛开幕式、参访北海道丰田汽车厂区与惠庭市现代生态农场,安倍全程陪同。李克强准备从札幌新千岁机场搭乘专机返回中国时,安倍晋三甚至亲自赴机场送行,一路送到登机舷梯口。

安倍与刚上台时仿佛判若两人,以极高的规格接待李克强,在日本国内跌破众人眼镜。如同日本媒体所称:「安倍首相最后把外国领袖送到舷梯口告别,从未有过」,让人清楚看到安倍身上所出现对中国的再一次豹变。

安倍的豹变,也表现在他与美国之间经历了似即若离的转捩。2012年安倍相准了美国重返亚太与TPP布局,谋求建立日本在区域的主导地位,大推「价值观外交」与「地球仪外交」,2012年至2016年就出访了41次之多,企图与战略重心转移后的美国保持同一步调

川普无常 日不再唯美是从但是2016年川普(Donald Trump)胜选,安倍一改先前「唯美是从」的路线,把他放进美国篮子里的鸡蛋又挪了出来。尤其是2017年川普宣布美国退出TPP,安倍曾试图希望美国回心转意,特别赠送川普一顶印有「让同盟重新强大起来」的帽子,结局却「真心换绝情」,在高尔夫球场上摔一跤。川普的「退出外交」政策,再加上美国对日本在农业与汽车等产业领域施压,种种的冷落,让日本国内开始质疑是否该牺牲自己的利益,继续为不靠谱的川普领导下的美国作嫁衣裳

曾全面拥抱重返亚太与印太战略的安倍,没多久又把臂膀伸向中国的一带一路,完全展现其在大国博弈局势下,毫不避讳的见风转舵。

安倍对台湾、中国大陆与美国的屡次豹变,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所谓「友谊小船说翻就翻」,其间充斥着赤裸裸的政治算计,这既是安倍的个性,也是长年以来日本对外关系的内在逻辑—跟着强者走。在安倍的棋局中,日本对台湾仍有浓浓的「上国」心态,台湾不过是日本周旋于中美之间的棋子,与其大骂安倍善变、势利,不如说他看清了日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