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民进党的「痴」美派

文/郑文翔 黄奕霖

两岸关系发展到今天,出现武统的极大可能,除了有中美两强的原因,更是和在台湾执政的民进党密不可分,甚至正是因为民进党在美中之间的政治操作,放大了台海冲突的可能,引出了武统这头猛兽。

两岸问题、香港问题、以及中美博弈的互相交织,让台美双方有了更多交集;与此同时,台面上几位民进党的若干「知/痴」美派也频频露面,「兢兢业业」浸淫在台美关系的经营中,毫未意识到自己是如何促使台海形势的急剧恶化。

当红的「知美派」

由于蔡英文政府近期努力推销,所谓台美断交以来「关系最佳」的时刻,台湾外交圈中的当红炸子鸡,就属曾在陈水扁时代担任首位民进党籍驻美代表外交部长吴钊燮、甫成为首位女性驻美代表的萧美琴、甚至「破格」成为驻美代表处政治组组长的「口译哥」赵怡翔等为首的所谓「知」美派官员。

这些民进党政府的外交菁英经历党外时期许信良陈菊吕秀莲等人,或是中生代曾经历过学运郑文灿林佳龙黄伟哲等政治人物不同,缺少从本土崛起的经历与底层情怀;这些人侧重于透过对美外交建构来达成包含「台独」、强化台湾「自主性」等政治理想与目的。

吴钊燮自美学成归国后,长期服务于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直至陈水扁上台后才真正踏入政坛。2004年陈水扁展开第二任期,吴钊燮先是接棒蔡英文,成为当时的陆委会主委;旋即又于2007年成为首位民进党籍的驻美代表。横跨对陆与对美两大台湾对外关系主掌单位经验外界多认为其既「知」中又「知」美。

蔡英文上台后,吴钊燮先后历任国安会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再到迄今的外交部长,尽管在外交部长任内陆续丢失5个邦交国,但因为是蔡英文认证的「中国因素」、「非战之罪」,所以位子仍很牢固。

至于萧美琴,赴美就读大学时曾参与海外反对阵营运动;1995年起担任民进党驻美代表处执行长、30岁时便出任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是当时民进党最年轻的一级主管,蔡英文执掌民进党后更深受其器重。2020年立委选举虽然败给傅崐萁,但马上被延揽进国安会,位子尚未坐热旋即又奉派出使美国,成为有史以来台湾首位女性驻美代表。

由于以吴钊燮、萧美琴等人为首的民进党政府对外关系主掌者,不论是个人私领域抑或在公领域,都有丰富的对美经验,因此,舆论多将他们归类为民进党内的「知」美派,台美关系、甚至衍伸出来的对欧关系或都可因此加分。

的确,这批人在美国获得了一定的人脉与关系。具体来看,近些年台湾透过各种管道金援了数家美国重要智库,并希望经由这样的方式促进台美友好、也借此敦促美方提出友台政策

包括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美国进步中心(CAP)、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和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等智库,都是民进党政府细心「打点」的对象;而对美国重要政治人物的经营,亦是民进党政府的「重点」,这些单位与相关人士,近年来也都展现出「亲台」的态度。

从这些「知美派」的「初衷」来看,他们想借由台美关系的大跃进让台湾冲破两岸关系的桎梏,并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美国,它一定会跟台湾「buddy buddy」,但迄今美国没给台湾任何实质回馈,军售台湾不过是肥了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却大大增添了台海的风险;美国说要支持台湾参加「非国家」的国际组织、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自己却要退出,那究竟是把台湾当成什么?

这些「知美派」做了、同时也说了那么多,对台湾究竟有何帮助?现实来看,台美关系确有提升,但也没有宣传的那么美好,两岸关系反而因此「没有最糟,只有更糟」,不禁让人对民进党这些当红的「知美派」作用打上问号。

与「知美派」的当红相比,以李登辉离世为标志,传统知日派近年正快速凋零。日本在台湾有切身利益,也想和台湾保持某种特殊关系,但随着中日实力差距扩大,认识到自身利益所在的日本已经退出了和中国在区域的对峙,即使民进党想联手日本对抗大陆日方也已无法配合,这和美国选择利用台湾和中国对抗是两回事。虽然担任驻日代表与「台日关系协会」会长的分别是与日方友好的绿营大老谢长廷及邱义仁,而近年不但「台日渔业协议」协商与「经济伙伴协议」(EPA)受阻,核食问题、钓鱼台争议亦困扰着蔡政府。

本土与务实派

与上述过于理想、感性,而且自视甚高的「知美派」相比,其实民进党与绿营内仍有一些理性的「本土务实派」,他们对美国的了解不比「知美派」来得差,但对于中国大陆的态度则可能是更务实。

例如,曾任陈水扁副手的吕秀莲,出身哈佛大学,要说知美不会有人质疑,也没有人会怀疑她的台独立场;不过,即使是台独色彩浓厚,她仍试图找出不同于两岸当今执政者的另一条和平道路。

2019年1月底、在习近平提出「习五点」说法后不久,吕秀莲就同时向两岸喊话,认为双方可从平行关系,如邦联、联邦进行思考,台湾和中国是两区、两国、一国、或一族,即中华民族,她还说,两岸是「远亲近邻」、「一个中国可以提升成一个中华」,这样大家会比较可以接受,而不要落入直行或是上下关系的思考。

另外,过去党外势力的领头羊、现任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的许信良早在1995年就提出「大胆西进」概念,可惜随即遭党内新兴的台独势力打压,即便如此,他仍致力于两岸交流工作。然而,蔡英文虽聘许信良为总统府资政,但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曾在陈水扁时期担任国安会秘书长的邱义仁,日前也说:「除非疯了,才会搞台独。」但当权的「知美派」却似乎是真的「疯了」。

相对于前述已逐渐淡出权力核心的「前辈」,近年于民进党内窜升的桃园市长郑文灿、交通部长林佳龙、以及台南市长黄伟哲等民进党中生代政治明星,也因「更上一层楼」指日可待,他们所彰显的「务实两岸观」,倒成为逼近「疯了」的「知美派」的最佳对照。

综观这批中生代大多都有过「美国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吕秀莲、许信良等人一样,都深耕本土许久,知道台湾真正的「需求」,这让他们懂得务实、了解务实的必要性,不致直接落入「逢中必反」的窠臼。例如郑文灿曾说「亲美和中」,林佳龙则讲「亲美知中」,黄伟哲也不反对与大陆交流、其也可登陆推销台南,甚至在ECFA终止与否争议浮现时,他还是极早表态担忧的民进党政治人物。即便是赖清德,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一些务实本土派色彩。

就以当前最受瞩目的政治新星郑文灿为例,尽管日前其言出「台湾并没有去做挑衅」为民进党政府捍卫,但依旧不忘「台湾要与北京维持对话」的初衷,郑文灿过去也多次就两岸关系发表看法,诸如「目前台湾跟中国不可能一拍即合,价值差那么多,但也不可能一刀两断。两岸仍然有很多经贸文化的交流」、「中国崛起是非常复杂的议题,台湾应对中国有正确的评价,不要高估,过度乐观,也不要低估,刻意唱衰」,郑文灿的言论可谓「既保留了台」又非「逢中必反」,当能一定程度反映民进党内本土兼具务实的政治人物的思考。

作为与好高骛远「知美派」的对比,这些本土务实派当然也有反中的成分,追求台湾的主体性甚至诉求台独,但他们对台湾这片土地与人民有着比知美派更深刻认识和更朴实的感情。他们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却不会为了意识形态而赌上台湾人的性命,把台湾往战争的火坑里推,在需要的时候,会根据台湾利益最大化原则妥协,与对岸进行务实沟通。从和对岸的关系看,只要对台湾有利,他们也比较容易抛掉台独的包袱,选择和大陆对话。但是对信奉美式自由主义、将台湾命运绑定在美国的知美派来说,类似于宗教般的价值观信仰,以及他们将自身利益与台独未来寄托于美国庇护的梦想,使他们基本上毫无和大陆和解沟通的可能。

说到底,当今主导民进党政府政策走向的政客、智库及学者,真正「知美」的人依然稀缺,这些人几乎都囿限于意识形态,信奉自由主义。他们不像本土务实派,以为自己有对美经验,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直接灌输到美国身上,其实他们至多是「表面」知美,更多时候是为美国人作嫁。「诚实」如过去的陈水扁,也曾明白说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且他也非事事顺从美国,才会让美国称他是「麻烦制造者」。阿扁的务实让他说出实话,反观前述的「知美派」与当今的民进党政府,只会一边倒向美国、以为与美国交好就能够摆脱中共、实现台独大梦,这无疑是一场活生生于民进党内前后上演的最讽刺对照。

痴美」为台湾带来了什么

「知/痴美」为台湾带来了什么,这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从最近几个案例中得知。自8月以来,美国卫生部长阿札尔(Alex Azar)与国务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接连访台,但媒体或舆论没有重视的是就算台美关系正处于史上最佳,阿札尔仍强调其行程符合美国的「一中政策」;而柯拉克访台,更不如外交部、经济部等单位所一直宣称的是要来谈双方的经济合作,反而在行程确认后才透过部分媒体与「消息人士」对外扭转风声,说柯拉克的访台重点本来就只是悼念前总统李登辉。

就在阿札尔前脚刚走没多久,蔡英文即迳自宣布2021年元旦起将开放含瘦肉精美猪进口台湾、并放宽原本对美牛的进口限制。驻美代表处政治组长赵怡翔面对外界质疑时更指出,自由贸易协定(FTA)是台湾自己要争取的,美猪美牛就是先决条件之一,若不处理,就根本不必谈,也间接影响台湾参与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可能。但是,赵怡翔的身份是台湾驻美外交人员,讲的话却俨然是美国代言人,令人认识到这些知美派对国际关系的认知是如此稚嫩,甚至对台美关系毫无战略认识,用这种书呆子来处理对美关系,最终只会出卖台湾的利益。

事实上,就连台湾梦寐以求的台美双边贸易协定(BTA)或FTA,也传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海泽(Robert Lighthizer)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和台湾谈。但既然台美友好,美国不是应该把莱氏换掉、换一个愿意跟台湾谈的人上台吗?但莱氏地位目前看来仍极为稳固。

事实上,在民进党政府内部,「知美派」所以能兴起,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无法有效解决台湾的基本民生经济问题,为了要制造政绩的假象,利用台美关系最佳的说法既廉价、亦方便。从「一例一休」、「健保费调涨」、「劳资争议」、「新南向」颗粒无收等,都让民进党政府无法得到民众的信任,也无人能在社会陷入民粹时进行矫正。既然无力解决民生,政客们只能加强力道在两岸与统独问题上进行算计,迎合民粹、误导民意,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这是民进党政府一直以来惯用的伎俩。

其实,「亲美」对台湾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北京也不会要求台湾「远离美国」,这是北京接受的现实。问题在于,台湾不能因为亲近美国,就以为有了靠山,可以去搞台独。过去,为什么即使处在李登辉、陈水扁时期,两岸仍能维持互动,关键是执政者仍看得到民众的需求,因此双方关系虽非融洽,总还能结出一些果实。

如今,蔡英文政府处在一种「美国说一,台湾不敢说二」的困境中,这是因为蔡英文别无选择,也毫无章法善理两岸关系,被民进党自身炮制出的氛围所箝制。蔡英文政府只能在两岸关系中表现出冲撞、甚至是头也不回的「洒脱态势」,当这些事情轮回发生,台湾就更是别无选择地只能更依靠美国。

另一方面,大陆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武力统一台湾,但两岸开放交流以来,没有任何一刻像现在一样冲突似乎一触即发,担忧两岸开战也不再是「杞人忧天」,就连民调过去都是问「认不认为两岸会发生冲突?」现在却是问「两岸冲突的话,愿不愿意当兵?」这种细微的变化,就是台湾面临的实际困境。

归根结柢,民进党政府受限于自身狭隘的意识形态,当权者又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言」,用了所谓「知美派」官员,却只会让台湾陷入深渊之中,一旦两岸真的发生危机,美国又再度「弃台于不顾」时,台湾就会更难以自拔,也失去更多原本可以谈的本钱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