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台独」是民进党的包袱而非资产
▲台独团体。(图/本报资料照/记者陈家祥摄)
台独,已成为阻碍民共两党沟通的障碍,但在民进党的内部,从来都不缺乏对「台独党纲」的讨论。早在2000年,民进党前立法委员陈昭南就曾提案废除「台独党纲」,只是引起党内争议太大,被陈水扁及民进党主席林义雄劝说撤案。2013年柯建铭在民进党举办的「华山会议」最后一场讨论会上提出《新世界观下的民进党两岸政策》,认为「台独党纲」既已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建议民进党应考虑正式宣告冻结「台独党纲」。
就在柯建铭提议之后不到一年,2014年,陈昭南、郭正亮、吴子嘉、童振源等民进党内要角再度提议冻结「台独党纲」,获得40多位党代表连署支持。何以民进党内持续有透过「冻结」方式来废除「台独党纲」的声音?当然是因为党内不少人认为这个党纲已成为该党的包袱。
民进党从来就不是一个意识形态挂帅的政党,而是一个以政治利益、特别是选举执政利益挂帅的政党。党内意见不同、大鸣大放是民进党的传统,「鸡兔同笼」问题、路线问题等在党内争论不休,包括泛美丽岛系与新潮流系争论民进党的发展方向,到底要走街头暴力、抗争的路线去推翻国民党政权,还是走选举和议会的路线来获得政权,屡经折冲、协调、辩论和妥协。
民进党从创党到执政过程中的唯一共识,是打倒国民党,并以此作为号召,台独仅仅是当时其中一种声音。从1983年「党外编联会」成立,到1991年提出「台独党纲」,台湾面临着解严、结束动员戡乱,缓步进入民主制度。当时的民进党迫切需要再找一个敌人,作为进一步统合民意的抗争主轴,在对岸长期隔绝且被敌对宣传的中国大陆,就成了最方便且好用的假想敌。
就台湾内部来说,「台独党纲」更是裹着反国民党的「糖衣」横行,在立场上反对国民党「大中国」的行政治理范围、也反对台湾代表中国主权的概念。事实上,就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长期研究民进党的学者向本刊指出,台独的定义和导向,完全是「党内的自我思考」,并未涉及到台湾未来发展。
因此,民进党党代表大会开始决议要修订党纲,并且发展出不同的脉络,包括出现新的决议文等,时间点都恰好落在民进党准备执政的时间点上,不只为了说服党内,还要让台湾选民能接受;一旦有机会执政,还得向国际社会交代。
民进党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矛盾与摇摆,外界却看得很清楚。具体就呈现在每到选举,民进党就绝口不提「台独党纲」,而选后又说「台独党纲」是神主牌,引来选民抨击民进党「骗票」、「发夹弯」。同时,在民进党内部,「台独党纲」也成为党内少数深绿基本盘政治正确的护身符,不断将民进党向「独」的方向拉扯,使其两岸政策不断摇摆。
综观民进党内部这错杂的情绪,正好揭示了民进党看待「台独党纲」时,有着「顾此必然失彼」的脆弱自信。简言之,民进党顾虑一旦没有了「台独党纲」,它便会失去民进党的「名」、失去其核心价值,从而被选民剔除出执政党选单,走向「名不存,则党实亡」的衰败。
从这个角度剖析,反而看出初始于党外运动的民进党,已经忘却其价值核心一如党名,始终是民主与进步,不然早就该定位为「台湾独立党」才对;也正是对于台独是否为民进党核心价值仍莫衷一是,民进党内才多次兴起该如何处理「台独党纲」的讨论空间。
一如前述,民进党内萌生处理「台独党纲」呼声,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只是没有进一步地阐述并付诸行动。这或可解释为当时的民进党在审时度势情况下,不愿因内部过多讨论招致分裂,而断然以保守不作为的方式回避掉原本该要处理的中国政策修正。
然而,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一如2013年第二次华山会议中,会议主席邱义仁所提点的意见,「民进党应想办法拿掉『逢中必反』的标签,才能争取人民的信赖」,但邱义仁的这一点呼告,不但没有因为民进党2016年胜选而获得本质上的解决,反而悬而未决至今。
新境界基金会执行长朱政麒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民进党的基本价值就是「深化民主,坚持进步价值」,凡是民主的深化,必然牵涉到「本土化」,这无论从理论上或实务上都是如此;至于进步价值,则是相对于保守的、建制化的社会力量而言的。话虽如此,但民进党已长期被「台独党纲」这不合时宜的「神主牌」给困住,违反进步价值,唯有修改「台独党纲」才能卸下这包袱,这是为了长期执政而不得不有的考量。
台独党纲是民进党的票房毒药
民进党在几次选举大败之后,开始调整和思考党纲条文与各项政策,因为党纲是政党与民众之间的沟通语言。于理念上,台湾主体性的主张为民进党在台湾的政治光谱占据了制高点,台独却不会吸引选票。
以1996 年的台湾第一次直选总统为例,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彭明敏、谢长廷竞选时就是以台湾独立作为号召,不断强调台湾应该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结果得票率仅21%。
从台湾陆委会每半年做一次的统独民调也可以看出同样结论。以最新的2017年民调为例,希望尽快独立的有7%,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独立的有14%,加起来约有21%。这个数字,跟1996年「彭谢配」的得票率,竟然不谋而合。
2016年,蔡英文之所以能够选上总统,不是因为民进党的「台独」色彩,恰恰是因为蔡英文模仿了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提出以「维持现状」作为两岸关系的政策主轴,淡化了「台独」色彩,说服了中间选民。
查察台湾政治,毕竟还是两大党比较性的竞争态势,蔡英文的当选,并非是蔡英文、民进党足以吸引超过50%的选票,而是因为国民党执政大幅失去民心,倒了约莫20%的票给蔡英文所致。如今,两岸关系在民共关系未能正常化下,人民对民进党持控两岸关系能力的不信任感日增,这正是民进党虽取得2016年大选胜果,但消极回避「逢中必反」疑虑与其「台独路线」标签依旧的后果。
台独党纲存废是两岸结构性问题
因为「台独党纲」的存在,在民进党和共产党之间产生了一个无法调和的结构性政治矛盾。共产党不可能放弃统一,独立是中共两岸关系政策中不会出现的选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弱者的台湾一方只能妥协,尤其在民进党执政的情况下,「台独党纲」不仅无法拓展两岸关系的空间,反而会成为两岸之间最大的冲突源。民共两党不仅谈不上互信,而且对于中共而言,基于其自身政策主张和大陆民意,也不可能和民进党交流,甚至还要将民进党消灭。
即便民进党可能会辩解:「台独党纲」是「假的」,或是「过气的旧思维」,但中共不会接受这样的说法,因为「台独党纲」就是清楚的白纸黑字地标示在民进党纲里,只要它继续存在于民进党内,哪怕是暂时冻结都有可能复活。而民进党内蠢蠢欲动的基本教义派,更能从「台独党纲」中找到政治合法性,会不停将台湾向独立牵引。
台独党纲是台湾走向世界的障碍
「台独党纲」致力于让台湾以一个独立的国家走进世界,吊诡的恰恰是「台独党纲」本身成为了台湾走进世界的最大阻力。
这是因为,「一个中国」是世界各国的共识,联合国大会在1971年的第2758号决议中,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更是在退回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官方文件中进一步指出,「联合国认为就一切意图和目的而言,台湾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欧盟、日本、南韩等国家和地区更是不只一次地强调「一中原则」。在「一中」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对华外交政策主轴的情况下,以「台独」为诉求,对民进党而言,就相当于自我构建了一道围墙,将自己主动屏蔽在国际体系之外,也会被中共在全世界范围内打压围剿。
国际政治信奉实力原则,而过去西方的国家曾经倡导过的「价值观外交」如今也在退场。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后,就明确声明将不再推动价值观外交。民进党,包括李登辉在内,说到台湾和大陆,总喜欢和东西德、南北韩比较,实际上,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已非这二者可相提并论。东西德、南北韩都是彼此势均力敌,各据一方,而中国跟台湾如今在实力上的对比相差悬殊,就好像土耳其境内的库德人,谁会关注?尤其是现在,中国已经是超级强国,在国际间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个中国」只会成为更多国家的选择,台湾的邦交国在这一年多内连续丢掉两个,就直白地说明了当前的国际现实。
淡江大学战略所教授黄介正接受本刊采访时也表示,以国际法来说,任何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都须获得母国同意,而要中国接受台湾独立,根本就不切实际。台湾可能以为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可是全世界的认知和国际法都不这样认为,中国大陆更是不同意,这是台湾无法突破的困境。
其实民进党自己也很清楚,「台独党纲」的存在是民共两党不能交流的根本原因,而且民进党也不能一直与中国维持在热对抗的情境里。
那么,既然「台独党纲」是在特定的历史上作为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工具,如今阶段性的任务已经完成,并且对目前的景况又造成负面作用,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不是也应该重新调整,丢掉「台独党纲」这个包袱,大胆和对岸的中共积极互动呢?
而就中、美双方及国际社会的认知而言,「台独党纲」才是民、共双方来往的障碍。「台独党纲」是当年特定历史时期为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国民党戒严统治时期将「党外」人士、共产主义者与台独人士列为「三合一」敌人共同打压。在党外运动时期主张台独其实是主张言论自由的表现与延伸,当台湾已经民主化,台独不再是一种禁忌而是可以公开倡议的政治立场之时,是否有必要再将「台独党纲」视为紧抱不放的教条,是可以再讨论与再商榷的。
民进党必须向选民、对岸和国际社会展现出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积极塑造和平、与时俱进、理想务实的形象。乐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肯定和鼓励两岸交流对话,并深切期待民进党能够建立两岸共同价值观,为引领下一世代开创新思维与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