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历史傅老 见证外交关键时刻
中国时报前驻华府特派员傅建中于美东时间6日晨间10时10分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Bethesda)的一家安宁中心去世,享年83岁。(本报资料照片)
《中国时报》前驻华府特派员傅建中昨天病逝,享寿83岁。傅建中采访路线遍及白宫、国务院、国会、国防部,从华府见证数十年来美中台关系的变化,亲历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1979年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访美、1995年前总统李登辉访问康乃尔大学、1998年美国前总统柯林顿访问中国等重要外交时刻,许多派驻华府的我国外交官员都称傅老为「活历史」。
前驻美代表程建人笑说,傅建中聪明、能力强、工作认真、自视颇高,更是一个有趣的人,「给他一点提示,就能生出一长篇文章,很会『捕风捉影』。」他又说,那个年代一般人获取资讯的管道没这么多元,傅建中就是很能引领议题的媒体人,很多人都是透过他的报导、专栏从而暸解美国。傅建中起初为《中央社》驻美特派,后来中时创办人余纪忠有次到了美国,指定要与他见面,回台湾后就把傅建中挖角到《中国时报》。
前驻美代表沈吕巡说,他们两人最喜欢讨论历史问题,臧否历任外交人物,有时候一聊起外交史就聊了一下午,「不过他对每个人都很有意见。」有一次蒋夫人访问华府,驻美代表处在中华民国后面用括号加上了台湾,傅建中就对此很有意见。
淡江战研所副教授、陆委会前副主委黄介正说,在华府15年,经常有台湾的政府及知名人物到访,政府官员也经常在智库、国会场合、新闻中心发表英语演讲。傅老的新闻报导中也常会「评价」政务官的英语能力,提供好友之间「闲聊」的话题。
黄介正忆及2004年以陆委会副主委的身分访问华府,出发前心里就犯嘀咕,到了美国智库会场,果然傅老在座。演讲活动结束,立马冲向傅老打招呼,而傅老也称赞他:「You are a fine young man」就这样,英语能力获得傅老认证。
当年读博士班时,黄介正在《中文华府邮报》打工担任采访记者。某日返回报社,惊见的稿子被红笔删改,他一时气愤,向总编辑质问是谁改的稿?总编辑严肃地回他:「是傅老改的。你要搞清楚,他看不上眼的稿子,才不会浪费时间动笔改哪。」就这样,傅老成了「新闻写作」老师。
一名曾派驻华府的外交官说,傅老虽然辈份高,熟识许多「外交高层」,但是对基层外交官都很客气,不会颐指气使。「傅老的经历及见识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傅老专栏更是晚辈们一窥外交前辈们为国奉献奋斗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