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驳落双子星 莫须有的国安疑虑

文/陈郑为 万敏婉 图/多维TW提供

台北市长柯文呼唤多时,经济投审会终在自恃「专业」的评断下,以得标方南海发展及其母公司「恐受中国影响,不利国安」为由,对双子星案做出驳回决议。投审会对外说得口沫横飞的三大理由,无一得以证成南海发展是为中资,国安疑虑成为民进党政府驳回此案的唯一说法。

这样的结果一出,外界才赫然得知,历经五个多月旷日费时的审查,行的原来是专业的政治审查,而非单纯的经济投资审查,只怪等待的投资者与北市府「好傻好天真」。

投审会沦为政治审查委员会

俗称双子星案的C1/D1土地开发案由于此前五次流标的不良纪录,加之此案向来被视为柯文哲重要的政绩指标,因此台北市政府对于此次招标「势在必行」,流程查核上谨小慎微,自是理所当然。正如开发案招商总顾问、仲量联行总经理赵正义所称,南海团队在招标评选时,已经仔细查核资金来源,确认没有中资问题,投审会认为还有疑虑,就应该提出新的证据,否则持续拖延,恐将贻笑国际,甚至影响未来国际资金投资台湾的意愿,对于台湾整体投资环境,都是很大的伤害。

然而,在政治审查的有色眼镜之下,话显然并不在这些理上,无怪乎柯文哲怒称:「若双子星案不给他过,五天就可以告诉他,何必花五个月时间?」

综观双子星案前后审了数月,最引舆论质疑的关键,主要在于港商品海的南海发展及其母公司南海控股是否为中资,又或是否有中资股权占比过高至现行法规所不容之处。但对照投审会最终给出的答案,全然回避了南海集团是否为中资的根本问题,而是左拉右扯「南海控股受中国大陆影响甚高」、「中国人与南海集团有高度关联」、「投资人股权质押给港商中国数码公司」等影射性的「中国因素」,耗费数月、做了再多解释,投审会就是说不出「南海控股是中资」这句话。

依照现行法规认定的陆资标准,是陆资持股超过30%,且具有决策权,但此次遭投审会所指的「中国籍」董事,并未持股,意义上仅能算是专业经理人,依法论法,南海距离法令认定的陆资标准,差之千里。

再说,不论是业务员工是否及于中国大陆、刻意强调南海控股的股票抵押给中资企业,用以推论债权人因此对南海具有实质控制力,甚或应视中国大陆为南海集团之注册国等,上述这些用词均非基于法律,也没有证明,更重要的,是都不足为「南海控股是中资」提供具体例证。有鉴于此,投审会在难以佐证南海的中资身份下,只能很牵强地援引《外国人投资条例》第7条,扩大认定这起投资案对国家安全带有不利影响而驳回投资申请作结。这样的峰回路转,不仅难看,更是可笑,不啻已先射了一箭,却诧异于自己还画不到靶心,只好再射再画,直到五个月后终于找到「国安疑虑」这块救命浮木,以「中国因素」作为审查开发案的靶心,不顾后果地索性把将来所有的港商都打成「类中资」,准用中资标准管理,扬政治的自由心证,弃台湾的法治如敝屣

反中当道 殃及经济池鱼

再从时间点来看,民进党政府出手否决南海投资双子星案的时间点,亦颇耐人寻味;一则是在柯文哲即将前往上海展开「双城论坛」的前夕,二则是跟牌在香港掀起《逃犯条例》修法的大规模抗争之后,两者相乘运用的结合,终归为集结2020大选民进党的选票而来。

首先,民进党政府选在6月26日,即柯文哲将亲赴上海出席「双城论坛」的前一星期,大动作宣告驳回这起投资案,等于直接扼杀柯文哲任内大力推动的「西区门户计划」,至少在2020年大选之前,双子星案注定只能成为一桩烂尾事件。

正当台湾政坛兴起韩国瑜热已然多时,柯文哲或有许久缺乏新闻热点取得「霸屏」机会,「双城论坛」无疑是一场久旱之后柯文哲最大的个人主秀,民进党此时出手否决双子星案,不无挫其锐气的用意,让柯文哲这波企图宣传市政成果,并藉双城论坛酝酿两岸论述,为未来更上层楼奠基的气势,难以持续。

其次,当「中国因素」凌驾现有法令成为民进党审查双子星投资案的首重考量,不仅程序无道、让这个已经有过五次流标「黑历史」的建案恐将迎来第六次流标外,否决投资案所使用的「国安疑虑」理由,更是把当前台湾社会内「恐中」所引发的民粹情绪无限放大,让各种荒唐、非理性的情绪与担忧流窜于政府治理当中,其「政治挂帅」的决策方式,将为台湾未来对外募资的前景,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动能埋下严重忧患

回顾整个6月,当香港陷入全面抗争《逃犯条例》修法时,蔡英文政府明快地喊出「台湾撑香港」的呼唤,其主要诉求的对象可不是港人,而是喊给内部台湾人听,目的在标榜自己是「反中」、「顾主权」的第一人。配合著台湾社会早先应着香港抗争再一次掀起一波「恐中」与「疑中」的心理,以国安之名审查双子星案,顺势营造程度不一「反中」群体认同的正当性,这自然是有助于凝聚选票。

然而,投审会把「国安审查」引入对外资投资审核的做法,将伴随极强烈的副作用,这一方面是大规模的愚民,另一方面更可能开启外商投资的「猎巫」恐慌,就像前行政院长张善政于6月27日在脸书上所点明的,如果南海控股此次因为集团执委会成员多半是陆籍、集团业务多半在大陆且员工大半为陆籍,这样就能说南海控股的「中国大陆」色彩太重有国安疑虑,那么海霸王的餐厅跟员工有很多在大陆,海霸王是不是也有中国色彩?而鸿海集团在大陆有上百万名员工,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是否也会对台湾造成国安疑虑?

过去台湾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所设立的《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下,已是变相地把全球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大部分地挡在门外,如今台湾执政者转透过《外国人投资条例》再对所有的外资进行「国安审查」,等同向所有投资者宣告「来台资金只要沾上中国大陆的边,就有被驳回投资案的风险」。这对当前内需不足的台湾,缺乏大型投资案提振景气与经济,甚至连街边的黄金店面都租不出去,只能沦为夹娃娃店的情况下,这种几乎没有标准,只凭「心证」、「民气」等民粹工具来认定的「投资国安审查」,简直就是「锁国杀器」,真正受害的除了台湾人民,不会有第二人。

客观评价台湾整体投资环境,国际性投资人对投资台湾的兴趣早就不高,被誉为台湾世纪大标案的双子星开发案,自然成为一个被各界高度关注的指标。只是,此案看来依旧命运多舛,除了恐有机会吞下第六次流标的苦果外,民进党政府一方面鼓励台商回流、呼告引进投资,另一方面却因着政治脑,横行莫须有的国安疑虑驳落双子星,致使政治堂而皇之凌驾于法律之上,当烙在外资眼中的台湾投资印象如此不堪,还有谁会对台湾的发展怀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