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两韩对台启示

文/万敏婉 图/多维TW提供

暌违十多年,两韩领导人如今终于坐上谈判桌,就朝鲜半岛的未来发展进行对话北韩更是从曾经的落后、举国饥荒的独裁世袭小国,到如今成为能同时在中、美强权间行走且游刃有余、甚至影响东亚局势关键国家。

对照在1949年后,进入对立状态的台海两岸情势,虽已坐上谈判桌近30年,不但彼此的关系随着执政更替而起起落落,台湾国际间的位置更是陷入如今在「棋子」和「棋手」间主动性不足的窘境。

对比朝鲜半岛和台海,都面临着制度差异、意识形态对立,冷战遗留以及外部势力的介入与干涉等类似情境,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两者如今面临的处境却是天差地别,到底为什么「北韩能,台湾不能」?在朝鲜半岛如今已逐步转正的和平道路上,金正恩做了些什么,能让北韩走到今天这样让人无法轻忽的地位南韩领导人文在寅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能让原本核武萨德(THAAD)议题剑拔弩张的情势大幅度转弯。台湾对此,不但不可不知,甚至也应抽丝剥茧找出关键,以作为台湾未来能在台海议题上向前推进的借鉴。

粮食子弹更重要」

在北韩这一边首先需关注的,就是金正恩在经济上的深刻着力。早在金正恩于2010年9月就任北韩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劳动党中央军委副委员长,确认为北韩下一代领导人地位之后,金正恩首次曝光的公开发言,就是在谈「粮食比子弹更重要」。当时金正恩表示:「过去可以没有粮食,但不能没有子弹,如今是可以没有子弹,但一定要有粮食。」

因此金正恩上台后,除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增进粮食生产外,更进一步发展经济与商业。2013年5月,北韩推出《经济开发区法》容许外国公司、个人、经济团体和侨胞到开发区投资,同年9月,金正恩更进一步重开了父亲金正日遗训中要求关闭的「开城工业区」,还一口气建立了13个经济开发区,表现出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重要地位的态度

此外,金正恩也频繁视察北韩的经济生产,并要求各工厂、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生产自动化、无人化,打造出基于北韩自身国力、技术与原料的经济生产主力。

大力发展经济民生下,首都平壤如今已呈现新貌。商店、餐厅数量增加,店内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商品。水上游乐场、射击馆、保龄球馆、骑马场等娱乐场所不但数量增加,人气也更旺,显见北韩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过去的难以温饱到如今可享娱乐。

北韩人民有了得以温饱的粮食与国产物资供应,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也不至于因禁运和封锁,陷入民生凋敝、经济崩溃的状态,或者重新回到1994年至1998年因苏联解体与北京停止援助,导致粮食与肥料外援断绝而引发大饥荒的惨况

人民的正常经济生活获得维持,不但对「金氏政权」的安全性营造了内部保障,更进一步让金正恩有能力、有财力抵抗国际压力,继续推进核武与飞弹的发展测试。而核武的发展则让北韩被国际社会重视,从而取得区域甚至是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

有了经济实力才有自立的能力,而身为外向型经济体的台湾,当前出口占GDP比例已超过六成,而出口约四成皆集中在中国大陆。经济如此高度依赖中国大陆的情况下,台湾近年来却因社会意识形态上的抗拒与对立,以及领导团队的政策方向,导致两岸关系陷入冰冻,连带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甚至使得台湾错失部分先机

例如两岸曾完成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因当时马英九政府未能妥善处理民众对两岸经贸合作会否涉及经济操控的疑虑,更未能让人民对政策所带来的利益「有感」,从而引发了2014的太阳花学运服贸协议因此持续搁置。然而在2018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大陆宣布对全球大幅度开放自身金融业,开放的内容与两岸服贸协议多有重叠,亦即台湾丧失了原本可取得的先机,必须进入全球格局的流血竞争。反观北韩,金正恩为发展自身经济,意志之坚持、身段之柔软,不陷入意识形态或面子之争,反而懂得开启经济改革,发掘「市场」在北韩经济中的角色。

而对台湾来说,在当前国际经贸分工局势未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发展经济无法绕过中国大陆。因此,台湾须学习放下意识形态上无谓的争执与坚持,在不与中国大陆冲突的情况下,为自身经济争取更多发展的空间时间,并借由这争取来的时间与空间,进一步提升台湾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掌握更多关键技术,才有可能在未来减低「受制于人」的程度,「自立」后「自强」掌控更多的影响力,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空间。

做有自主性的「棋手」

除了自身经济的巩固,让北韩能无惧国际制裁自己「站起来」之外,金正恩更是聪明地利用自己特殊的地缘政治角色,进一步推动有利于北韩长远利益的政纲,为北韩当局的安全与持续争取「外部确保」。

因此尽管金正恩上台后一改父亲金正日的「热切拥抱」姿态,对中国大陆「摆了臭脸」,但洞悉中美顾虑的北韩,仍能借由中国大陆对北韩政府崩溃的忌惮,持续不断地发展确保自己安全的核武和洲际弹道飞弹,并利用中、俄有偿与无偿的原油、粮食、海鲜、服务等贸易,维持国家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对于「宿敌美国,金正恩虽持续发展核武并对美高喊「整个美国都在我方核武射程范围内」,还强调「核按钮一直在我桌上」,但同时也把握住契机,选择在美国总统川普上台后,重开「纽约管道」(New York channel)与美方进行私下沟通。

透过手中筹码与「台面上下」差别性沟通,金正恩得以让两强权都能对自己保持「能谈」的期待,从而获取对话弹性。此同时,也让北韩无须在中美间「选边站」,反而能在两强中间,随时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态度,借以利用对方达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让政权获得安全维持下去的最大外部保障。而在过去一个月内,我们更看到平壤主动放弃手中「筹码」,在谈判前宣布不再举行核试,不以美军撤离南韩为前提,这些都是北韩为了促成「对发展经济有利的国际环境」而做出的适时让步。

38度线以南,南韩的文在寅也在上台后,一方面重申部署萨德「只为防御」,并亲自访华修补与中国大陆关系,一方面延后并缩减美韩军演的时间与规模,与美方拉开距离,调节南韩与中美强权间的关系,避免过度倾斜。

相对于两韩的做法,台湾却在民进党上台后持续向美日一面倒,不但引来中国大陆持续收紧台湾的国际空间,更重要的是台湾这种「靠紧美国」的态度,相对缩减了台湾自身能在国际运作的空间与自主性。

台湾与美国间,虽然确实存在着民主价值等共同利益,但台湾也须认知,美国当局对台湾所抱持「间接影响、探测中国大陆态度」的利用关系。所以美方会一面在国务院官网上撤下中华民国国旗让台湾备感孤立,一面却又透过国会推出《台湾旅行法》拉近与台湾关系。

在美方态度并非一致的情况下,台湾若欲透过与美国的关系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保持与美方交往的弹性,争取美方支持的同时,也应维系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让自己能在中美之间取得一定空间,避免被强权绑架或操控,甚至能在区域间主动抛出议题,维持台湾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才能避免冲突,实际维持台海和平。

能无惧争议 才有和平曙光

回顾此番朝鲜半岛和平路线的主要推手,不可否认「首功」归于南韩总统文在寅。

作为脱北者之子,文在寅无惧外界放大镜检视的目光,在去年初竞选期间,便公开强调与北韩重新修复关系的重要性,并高喊:「我们必须与他(金正恩)沟通」。而面对南韩保守派「为日益好战的北韩壮胆,削弱国际对北韩制裁」的强烈抨击声音,文在寅则以「即使金正恩是不明事理的领导人,我们还是必须接受他统治北韩的事实」的坚定态度回应之。

就是这种务实且直面问题的态度、有勇气抵抗外界压力的做法,才是让文在寅得以在当初仅41%的「低」得票率险胜取得总统大位,且所隶属的民主党并未取得国会过半席位下,仍能力排众议,推进历史性的「文金会」,为朝鲜半岛永久和平带来曙光的「关键素质」,乃至能够获得当下长期保持60%以上的民意支持率。

相对而言,台湾总统虽然也是民选出身,却把太多力量放在选举算计而非治国发展,对国际政治局势缺乏透彻的认识和长远未来规划,若再加上总统本人力求减少纷争、各方利益均衡的「搓汤圆式」性格,恐难出现有足够魄力和担当、敢于开创新局的领导者,可惜的是,这偏偏就是当前台海局势中不可或缺的领导人特质。

台湾若有意扭转当前僵局,一个能够背负压力与责任的领导人,以及与之相副的社会声浪,实为必须。而留给台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台海恐成唯一压力点

当前在东亚的区域安全上,中国大陆最为关注的冲突点包括南海、朝鲜半岛以及台海问题。其中曾经一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海议题,随着2016年南海仲裁案落幕,以及菲律宾总统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与中国大陆交好而平争止息。

至于朝鲜半岛纷争,一旦能在当前两韩领导人积极推进的和谈气氛,以及北韩对美方与国际社会所表现的弃核意愿下得到解决,台海议题将成为中国大陆在东亚区域安全策略上的唯一焦点,对台湾的压力也必然上升。

尽管台湾对于朝鲜半岛议题并无着力点,仍是不能轻忽,因为朝鲜半岛问题的情势演变,恐将随时牵动台海问题的压力与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