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极浅层5.6强震证明「台湾还在长高」!地科教授神解中央山脉运动
台东延平3日上午发生芮氏规模5.6地震,全台有感摇晃,高雄最大震度达4级,中央气象局表示,地震原因是板块冲撞造成,且不排除2周内还有规模4以上余震。地科中心进一步分析指出,台湾的碰撞造山运动持续发展,不时带来大小地震冲击,延平的极浅层强震,就是中央山脉南段还在「长高」的证据。
台东延平3日上午9时52分发生5.6地震,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指出,这起地震深度仅10公里,且震央就位在中央山脉位置,主要是板块冲击造成,最大震度落在高雄桃源、甲仙以及屏东、嘉义县都达4级,其他包括台东、台南、花莲、云林、台中、南投也有3级,远至台北、基隆都1级摇晃,因规模大,全台都显著有感。
地震测报中心表示,根据统计,自1973年以来,该区域规模超过5以上地震只有26个,2周内不排除还有超过规模4余震发生;中央山脉是比较硬的地壳,整体来说地震并不多,这次因为有小破裂,释放出之前累积的能量。
师范大学地科系教授陈卉瑄在台湾地科中心上分进一步析,台湾目前碰撞造山运动仍蓬勃发展,掌控着地下的构造活动,不时带来大小地震冲击,延平强震就是中央山脉南段持续造山的证据。
陈卉瑄提到,5.6地震震央位在海拔1800公尺的高山下方,延平乡为人烟稀少的山区,西临高雄茂林,地震发生时,最紧邻的测站离震央约14公里,在高雄荖农国小纪录到最大204gal地表加速度值,在P波到后约5秒出现,高达震度5级,南台湾各地也都有感觉摇晃。
▲5.6地震距离震央14公里处仍测得最高震度5级。(图/台湾地科中心)
▲延平极浅层地震证明「台湾还在长高」!地科教授神解中央山脉运动。(图/台湾地科中心)
她提出2个结论,第一,依照余震衰减定律,后续几天还是不排除有接近、但规模略小的地震;第二,延平强震证实了「台湾还在长高」!过去中央山脉南段规模大于5的地震不在少数,正、逆和走向滑移断层都发生过,近5.6震央区主要则以正断层为主,反映伸张的构造环境。
依据该区域的背景地震活动显示,近震央区多以浅于10公里地震为主,震波速度构造显示,中央山脉下方有较厚的地壳。陈卉瑄指出,过去规模6以上的地震都集中在台湾西部麓山带及中央山脉交界处,包括2010年甲仙地震、2012年雾台地震、2016年美浓地震都是造山前缘,地壳受挤压后造成逆断层和走向滑移断层,但本次中央山脉下方的郑断层对应到不同的孕震构造。
南部中央山脉下方的特殊地震型态呈现近乎垂直柱状分布的群震,在该区域频繁发生,群震中也发现有火山地区独有的混频事件。她认为,这些特殊的地震群是否和流体运动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