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商机大 瞄准两族群
美国太空总署(NASA)发射的火星探测车毅力号,在2021年2月成功登陆火星,实现人类首次在火星上进行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测试,紧接着5月,大陆的探测车「祝融号」也成功登陆火星,执行地质勘测任务。
中美两强的国力竞争,也已从地球打到外太空,欧洲、日本、印度当然也不落人后,积极加入太空科技,开启探索宇宙的竞赛。
另一方面,全球两大首富不惜耗费巨资,从地面的AI技术、电动车的较量,直接升空对决低轨道卫星及太空旅行的商业化。亚马逊办人贝佐斯旗下蓝源公司的太空船,去年7月是第一家完成飞越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为「太空」高度的旅行;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的SpaceX去年9月直接载着四名平民送上太空三天,创太空旅游史上头一回。
对于太空产业展望,牟宗尧认为,无论是低轨道卫星、太空旅游或探索,拜火箭发射及运输成本大降9成,今年的发展脚步只会加快不会慢下来,会有更频繁的月球及火星探索计划,会有更多的卫星布建,以及更多的人等着飞上太空,甚至规划到外太空淘金,开采稀有矿产。
太空不再是遥远梦想,而是近在眼前,牟宗尧指出,低轨道卫星商业化进度最快,依据TrendForce预估,今年市场产值上看2,950亿美元,美国卫星工业协会则乐观估计,到2029年在轨的商业卫星数量将超过10万个,呈现星空挂满卫星的奇景,其中卫星供应链优先受惠升空数量增加,出货开始放量成长,讯号地面接收站基础建设商机也将随着爆发。
预见太空商机的大未来,第一金投信再度迈出一小步,却是台湾投资人的一大步,领先业界发行太空卫星ETF之主题式基金,以追踪Solactive太空卫星指数(Solactive Aerospace and Satellite Index),集中火力布局当前成长性最高的低轨道「卫星设备」以及「通讯服务」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