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我在福州做漆艺:探索在非遗中融入台湾元素

黄守坤正在给一尊德化瓷烧观音像作品,用漆艺进行「再加工」。这件德化瓷作品来自内地的工艺美术大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陈明良。(张斌/摄)

作为闽台共同文化资源的漆艺,正在两岸艺术家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美学桥梁。

福州历来是中华漆艺重镇,诞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台湾是文创产业的活跃地,漆艺产品在数十年前已远销海外。

近年来,两岸间漆艺交流频繁,不少台湾漆艺家登陆福州学漆、做漆,探寻不同非遗技艺的融合,让活态传承拥有更多可能。

穿梭两岸的手艺人黄守坤:探索在非遗中融入台湾元素

台湾古玩修复师、漆画家黄守坤「木石恋」工作室,位于福州市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的闽台家园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内。

近日,他正在给一尊德化瓷烧观音像作品,用漆艺进行「再加工」。这件德化瓷作品来自大陆的工艺美术大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陈明良。

「我想通过漆器和文物修复的手法赋予它新的生命。」黄守坤手中的观音像,因烧制火候的差错而呈「低头」的状态,原本应是一件「不合格」的作品,但他从中看到了设计灵感:将裙袂以漆装饰,填漆处恰好在观音像的视线内,取名《观漆》。

这是黄守坤探索不同非遗技艺相融合,并融入台湾元素的诸多尝试之一。他说,活态传承应该拥有更多可能。

1999年,从事文物修复的黄守坤在台湾开始学漆。2016年,第一次踏上福州这片土地,他惊叹于这里「漆艺的种量、材料、技法比台湾多太多」,扶持台胞创业的政策也让有一技之长的台湾青年可以充分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隔年他毅然「登陆」落脚,创立工作室。

他与学生共同开发制作一款漆器杯垫,用红色大漆髹漆,中间装饰螺钿。在上百次打磨推光中,宝岛台湾的形状逐渐显现。

「很多台湾年轻手工艺者想来大陆发展,但暂时被疫情阻隔,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两岸可以尽早恢复正常往来。」黄守坤感叹道,「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应该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感受到。」

林芊劭创作的漆艺文创作品。(闫旭/摄)

「80后青年」林芊劭:漆艺之美应深入生活

上世纪80年代末出生于台北的林芊劭,在台湾艺术大学就读时接触到与漆相关的知识。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他来到福州在漆艺保护基地学习了三个月。福州漆艺的门类、髹饰技法之繁多和精妙,令他「大开眼界」。

2014年,林芊劭从台北来到福州继续学习漆艺,基于学习目的和对漆艺的喜爱选择在福州落脚。

「台湾做漆偏向于『器』,而大陆更注重凸显『漆』性,甚至会把漆画这个门类独立出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林芊劭希望将两种特质相结合。

一组名为《随心随形》的杯子,以陶瓷做胚,用千层漆层层堆叠出约6厘米的厚度,以碎蛋壳镶嵌点缀。每个杯子形状、高低不同,杯底呈尖头状,便于拿在手中,适于站着交流品酒的场合使用,而倒过来摆放又可当作装置艺术品。

在漆画创作中,林芊劭更加天马行空,以动物为主角,交织着自己的情绪和记忆,融入台湾元素。

初到福州时,他在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内的两岸众创·优空间落脚,「直接享受到办公、住宿、财务、法务服务的福利,度过了『人生地不熟』的阶段」。如今,林芊劭在福州有了独立的工作室,拥有更大的空间从事创作。

今年,林芊劭与台湾青年雕刻家吴玟妡在台北办了一场《漆石很浪漫》联展,展出两人多年创作的漆器、漆画、寿山石雕作品,尝试将跟着大陆名师学习并融入台湾特色的技艺成果在台湾推广,受到业界关注。

林芊劭认为,漆艺应深入民众家里、生活中,而不只在博物馆、美术馆里供人观赏,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这需要两岸共同去推进。

黄宝贤:建起一座两岸沟通交流的美学「连心桥」

台湾漆艺家黄宝贤曾在日本学习玻璃工艺设计和髹漆技艺。千禧年后,他来到福州,结识了许多福建漆艺名家。随着交流切磋日益频繁,他也决定跨海定居福州。

建盏、茶则、柴烧茶壶、琉璃花瓶……黄宝贤的工作室内,各种材质的工艺品都融入了漆工艺作装饰,成为新锐艺术品。它们从设计打样到成型上色,每一个都由黄宝贤历时数月亲手打造。

琉璃胎底光滑,漆料难以附着。为了解决上漆这道工序,他反复试验了两年,最终发现在琉璃表面喷砂使其粗化后还必须入窑烘烤,待大漆渗入细缝中形成独一无二的斑驳肌理后,再打磨出想要的图案。

「每种材料都有它的局限性,尝试用多元化的材质来完成作品,可以突破单一材料的局限性,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黄宝贤说,福州漆产业链完整,成为他不可或缺的创作基地。

黄宝贤的工作室专门设有会谈空间。他计划,疫情消弭后不定期邀请两岸业者前来切磋交流,搭建起一座两岸沟通交流的美学「连心桥」。(闫旭/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