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吃掉 首季实质薪资连3年负成长

主计总处10日发布,1至3月全体受雇员工经常性薪资平均为4万6030元,但剔除物价因素后,实质经常性薪资4万3099元,年减0.09%,连续三年同期都是负成长。图为民众在卖场内挑选商品。(赵双杰摄)

通膨怪兽吃掉薪资涨幅!主计总处10日公布最新工业及服务业全体受雇员工薪资调查,结果显示1至3月全体受雇员工经常性薪资平均为4万603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5%,总薪资亦增3.24%;不过,考量第1季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2.34%,将通膨因素考量后,实质经常性薪资年减0.09%,若拉长时间观察,第1季实质经常性薪资连续3年负成长。

新冠疫情爆发、俄乌战争等影响,全球皆面临粮食、原物料上涨的压力;主计总处国势普查处副处长陈惠欣表示,近年来基本工资都有调升、企业也跟着调薪,经常性薪资持续成长,不过,物价显然仍偏高,导致实质经常性薪资呈负成长。

根据统计,今年第1季实质经常性薪资呈负成长、年减0.09%,连续3年负成长,若摊开111年、112年第1季实质经常性薪资则分别年减0.13%、0.40%,不过,今年实质总薪资平均为6万7662元、年增0.88%。

人力银行调查显示,通膨压力下,有高达92%受访上班族认为,薪水根本不够用,其中,外食月开销平均落在8412元,约占月薪的18%,晚餐变贵最有感;人资专家杨宗斌认为,受雇员工要对加薪两字「有感」,是要提升「实质购买力」,例如「通膨警戒线」为CPI年增率2%,若以官方经常性薪资4万6030元估计,企业方面至少要「齐头式」调高月薪900元以上,才能抵消掉物价的涨幅。

不过,第1季实质总薪资仍正成长,陈惠欣分析,我国内需服务业畅旺,年终、奖金发放较佳,推升总薪资表现,今年第1季平均总薪资为7万2263元、年增3.24%,创108年以来同期最大增幅,实质总薪资年增率0.88%,亦为近6年来同期次高水准。

人资专家认为,当企业对景气前景不确定时,通常会以奖金发放方式取代正式的加薪,因为经常性薪资加上去后,企业主就不能反悔了,发奖金是弹性调整的方式。

以主计总处调查的行业别来看,今年第1季旅行及相关服务业总薪资大增11.57%最惊人,金融保险业也有10.3%的成长动能,住宿业总薪资年增8.27%则紧追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