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还是喜欢帮病患看病 医师续做居家医疗骑机车当「外送医师」
记者陈诗璧/台南报导
台湾在短短7年内从「高龄社会」迈入「超高龄社会」,这是全球最快的速度,但台湾准备好了吗?《东森新媒体ETtoday》从中高龄就业歧视、居住环境不友善、居家医疗资源不足、孤独死等四大面当切角,来看看台湾目前的状况,其中居家医疗这一块,采访团队访问台南卢丰华医师,退休前思考老后生活,退休后开居家医疗诊所,当起「外送医师」,骑机车把自己外送到患者家,帮出不了门的患者看病。
世泽居家医疗诊所院长卢丰华医师,今年67岁,从成大医院退休后,决定继续当医师,看诊方式很多元,骑机车外送自己到患者家帮患者看病,接下内门巡诊任务,每周一天到内门巡诊,除此之外,他还会挪个半天,回成大当门诊医师。
▲卢丰华医师巡诊前,先绕到上一周驻诊的宫庙,帮患者说明验血报告。(图/记者陈诗璧摄)
「我每个星期开这条西滨快速道路,沿路都没有车,我都开玩笑说,这条道路是为了我去巡诊开的」,边开车边看风景, 世泽居家医疗诊所院长卢丰华医师,把巡诊前的开车时光,转换成开车出游心境。护理师说:「院长等一下先停渡仔头吴保宫,有一个阿姨上星期抽血,这星期可以看报告」,卢医师提早出发,离预定驻诊还有点时间,先到上周驻诊的宫庙找患者。
车子停在庙口,坐在庙埕的乡亲中,戴着墨镜的阿姨,她就是卢丰华医师要找的患者,「妳上星期有抽血,这星期报告出来了,目前看起来没有太多问题」,卢丰华对护理师说,她的状况不严重,先来说明可以让她放心。卢丰华医师用行动力和贴心,打开北门居民的心防,持续一年多的巡诊,终于让患者数翻倍成长。
而定点巡诊大约过了1小时,能到诊的患者都看完了,「上次验血的阿嬷,怎么没过来?」卢丰华忧心她的状况,于是带着团队亲自走访阿嬷的住处。坐在门前大树下有点老旧的塑胶椅,他细心解释验血报告。阿嬷脸上挂着沮丧和忧虑、低声说:「我最近上厕所后擦屁股发现有血,这辈子活到90几岁,也够了,不用治疗了。」卢医师听后,并没有放弃。
▲卢丰华医师巡诊结束前,到患者家中解说验血报告。(图/记者林挺弘摄)
他温和地安慰:「可能只是痔疮,我来看看。」经过5分钟的沟通,阿嬷最终同意进到屋内卧室进行肛门指诊,还好真的只是内痔,没有大碍。
走出阿嬷家后,卢医师并没有就此结束工作,而是特地驱车到7.5公里外的药局,将阿嬷的处方签及健保卡转交给该药局,请这当地药局的热心药师将药品送至她家,确保一切安排妥当后,卢医师才放心这次的巡诊工作真正圆满完成。
▲鲍伯伯自制听筒,请卢医师看诊时,透过听筒跟他说话。(图/记者林挺弘摄)
卢医师很自然且熟练地拿起放在餐桌上鲍伯伯自行设计制做的纸制听筒,轻轻靠到鲍伯伯的耳边,温和、带着微笑且稍提高音量地说:「最近身体怎么样?」尽管鲍伯伯重听,但透过这个简单的听筒,他能够清楚听见对方的声音。他笑着解释:「用这个,我就能听清楚了。」卢医师每次诊疗时,不仅仔细询问病情并检查整个个案身体,还会细心观察患者的居家环境,全面掌握鲍伯伯的健康状况。
鲍伯伯是一位热衷学习的长者,只要身体有任何变化,都会查阅书籍并认真记录。他将每次诊疗视为不仅仅是看病,更是与卢医师分享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关于心脏的问题,我把所有念到并觉得有用的资料都写下来了。」鲍伯伯迫不及待地拿出笔记分享。对此,鲍伯伯的女儿非常感激,「以前我得特地请假带爸爸跑医院,现在卢医师来家里诊疗,让我可以省下时间,安心上班赚钱。」
▲世泽居家医疗诊所院长卢丰华医师,平常都骑电动机车到患者家看诊。(图/记者林挺弘摄)
卢丰华医师自幼受到当医师父亲的影响,从小目睹父亲上门协助病患的场景深深扎根于心中。「因此,当思考退休生活时,自然想到我仍然喜爱在第一线诊疗,与病人互动。退休后,其实是延续自己热爱的事情。」只是,从事巡诊和居家医疗并不容易。
他坦言:「资源要自己筹措,设备也得自己找厂商采购,凡事都得自掏腰包。」这种服务模式给他带来了资金压力。为了维持诊所运营,他不得不收取部分额外费用,并且每周仍保留半天在成大医院家庭医学部的门诊服务。这反映出居家医疗政策在执行层面所面临的挑战。此外,虽计划规定每月居家医疗服务上限为180人次,即每半天平均4人次,目前他实际上仅能服务约2.5人次。
▲鲍伯伯的女儿非常感激有居家医疗,她提到「以前我得特地请假带爸爸跑医院,现在卢医师来家里诊疗,让我可以省下时间,安心上班赚钱。」(图/记者林挺弘摄)
健保署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划中的「在家住院」政策,7月1日上路到8月底为止,已有160个团队、692家院所,超过3千位医事人员加入。照护模式1类是在家里面,另1类是在长照机构,共收了255个人次,其中有34%是来自居家对象,30%来自照护机购,36%是急诊个案适合返回居家或照护机构照护,收案原因约一半是尿路感染,三成是肺炎,二成是软组织感染,肺炎治疗平均住院天数为6.2天,尿路感染治疗平均5天,软组织发炎感染治疗平均5.4天。
健保署长石崇良也提到明年起会扩大办理,将「居家安宁急症」照护也纳入,例如癌症患者的疼痛问题也可以在家处理,预期将有2~3万人受惠。
世泽居家医疗诊所院长卢丰华提到「我们(居家医疗)都是按件计酬」,如果没有诱因,要医护人员们热心、积极投入,会有一定的困难度,以大方向来看,居家医疗确实要做,有很多配套要处理,还有一段路要走,以「在家住院」来看,建议实行一段时间后,依实际执行时遇到的状况,提出来讨论,再来做滚动式改进,或许能更有成效。
▲台湾将在明年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但社会仍许多层面准备不足。(图/记者林挺弘摄)
《东森新媒体ETtoday》规划「2025超高龄社会 台湾准备好了吗?」专题报导,采访团队深入台湾各地,访谈中高龄劳工、独居长者、第一线社工、里长、政府官员及关注老人议题的学者,试图勾勒出台湾迈向超高龄社会的全貌。我们发现,尽管政府和民间都在积极应对,但准备工作仍显不足,许多问题乃亟待解决。
更多超高龄社会深度报导:
2025年超高龄社会来了,台湾准备好了吗?老人在家住院「医师到宅」 居家医疗措施与现况落差
安老「难」 看得到却到不了的垂直距离
踏入独居长辈的家,台湾孤独死的真相与社会疏离的现实
超高龄社会来临 台湾企业准备好了吗?中高龄就业的现实与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