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少事法配套 讓孩子平安成長

去年十二月廿五日,新北市国中生在校被捅死的悲剧,对当时的选战投下石头,引起阵阵涟漪。当时讨论的焦点,多在为何孩子在校园里会有生命安全之虞?为什么杀孩子的另一个孩子如此凶狠?过去多年来我们保护的儿少权益,反倒成为保障恶人、伤害善良的屏障?甚至,社会上出现的乡民正义,还直接到纽约时报广场去登广告,让杀人者与教唆杀人者「名扬海外」,也为出资为求一爽不计成本的网红迎来掌声。

日前被害学生出殡,心碎的父母也发表「杀人偿命、速审重判」公开信,沉重呼吁司法机关成为人民安全的保护伞,为无辜受害者伸张正义,杀人和教唆者应受刑罚。家属说,面对法律严谨检视被害人,希望同等标准审视教唆者及杀人者,使其受到惩罚。祈求法院能公正严判,真正替儿子讨回公道,不让「年龄」导致司法成为失衡的天秤,不断犯错成杀人魔者,还可一再被保护。

为人母亲也为人师长的我,能够同理被害人父母的椎心之痛,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平安的成长,但是缺乏配套地加重少年犯刑责,恐怕不是解决之道。过去四年,我对少年事件处理法新制上路后,配套措施、人员经费的付诸阙如,不知提过多少次质询,但是在民进党完全执政的现实下,在野党委员的质询比蚊子咬还轻,政府理都懒得理!

随着选战结束,新北少年在校被刺死的惨剧,还能留下多少涟漪?能不能带动儿少安全改革?说真的,我没有信心。

因为就连攸关全民的交通安全,民进党亦自有一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因应之道。为了扭转行人地狱的恶名而通过的道交条例记点制,除了在施行前喊停外,新会期可能就会再修回来。刚通过的道路安全基本法,希望在道安会报中能纳入民间团体的声音,而才公布的中央道安会报委员名单中,四十一名委员中有部会首长和县市长等卅五位当然委员、六名学者,完全没有路权与交通安全的民团代表。

英雌所见略同,昨天民意论坛王如玄律师的〈打破高墙 改革少年司法〉,其中的论点与希拉蕊.柯林顿在一九九六年写的〈It Takes a Village〉相似,希拉蕊说必须同村协力才能让孩子平安成长。王如玄日前也问:「在少年事件路上,国家社会丢包了谁?」

少年事件法新制于今年全面上路,在曝险少年部分,要求各县市政府成立「少年辅导委员会」,以「行政辅导先行」方式,减少少年触法的可能。请问,各县市长有真心了解少事法的需求?有遴聘适任的委员(还是像中央的道安会报)?有给予足够的辅导资源与人员?有建立沟通共识的平台吗?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但是很多孩子因为我们的失责,见不到他们自己的未来。希望新政府、新国会必须打破蓝绿,共同思考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