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声新年音乐会,用音乐传承文化,台湾的声音大放异采

除了国外天团举办的新年音乐会,湾声乐团的多元演出,也开始在新年度的开始,提供乐迷新的选择。(湾声乐团提供)

编按:今年元旦,台湾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年音乐会,由金曲奖得主李哲艺带领湾声乐团,于国家音乐厅演出,结合人声、竹笛泰雅古谣歌仔戏及京剧,用音乐传递对这片土地的希望。资深媒体人、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郑家钟,对此提出他的观察与期许。

湾声一直期许跟国际各大新年音乐会比肩并列。今年因为疫情关系,台湾新年音乐会恐已取得世界唯一的纪录。在爆满的国家音乐厅中,人人戴着湾声防疫口罩聆听的场面,亦可列入历史性的图腾。

透过电视与网路传播,这项纪录将成为2021的第一道希望之光,让世人看到音乐如何团结一方百姓、给出了力量

湾声新年音乐会。我要谈的不是单纯欣赏音乐,而是拉到文化再创与激活人心的高度来看。

首先是湾声在李哲艺的丰沛创作能量及音乐才华下,成功启动了文化再创的风气。为什么不只是本土音乐的经典音乐化而已?而可以拉到文化的层次?这就涉及音乐在人身上会留下的远比音乐本身还多。

有人说过,每个人在15岁到25岁听过的音乐,会他的影响一辈子。这个说法简单说明了人类吸收音乐作为构建自我意识的重要层面。如同今天演奏的曲目,在第二部分的〈台湾电影交响组曲〉中,第二及第三乐章特别令我感动,因为它们正跨过我的青春期,在音乐中让人追溯一生性格的元素原来是埋在乐音中的,《黄飞鸿》的〈将军令〉、《七匹狼》的〈永远不回头〉,是多么与年轻时的经历共振呼应,至今听来犹热血澎湃、甚至热泪盈眶。相信跟我同一世代的人都少不了这样的感动,因为它是深植于心的核心记忆

金曲奖得主李哲艺(中)带领湾声乐团,结合竹笛、泰雅古谣、歌仔戏及京剧等跨界艺术,推出别具台湾特色的新年音乐会。(湾声乐团提供)

李哲艺与蓝祖蔚的搭档,讲活了电影,演奏出跨世代文化基因,让这块土地不同世代的人的青春都连成一条血脉,如蓝祖蔚说的:「无论乘着黑潮北漂原住民、唐山过台湾的汉族,都会爱上这块土地。」李哲艺用创作将文化中的感情密码再度扩充放大借由经典音乐的演奏形式,凝聚人心,世代传承,已超过音乐本身,由第一乐章到第四乐章,涵盖了由日治到现在的各个世代,一直到〈那一年我们共同追的女友〉及最近的〈孤味〉。

此外,这次音乐会,排湾古谣、京剧、歌仔戏同登殿堂,与古典演奏应和,证明只要是文化的传唱,湾声都可以融入壮阔的经典音乐世界,而带来文化的串接传递。

其次,这场音乐会激活人性的原力。一位艺术家告诉我,他看书时一定要放莫札特的音乐,因为它会让阅读呈现更立体、跃然纸上。另外江贤二则以德布西的音乐作画,把音符化成图像。由此可知,音乐可以激活人脑中的连结通道,得到人心更大的力量。我看李哲艺的编曲技巧具有非常文学性风格,他让不同音部乐器、国乐器、管乐器都能适切的镶入人心中文化记忆点的要害,堪称是每首曲子在谱写一篇历史感性的诗篇。

台湾二十四节气,以竹笛担纲,任重笛音盘旋高亢及低吟鸣唱,演绎出时间与土地的流转、技巧气势让人叹服。心向天明音乐浑厚为主,正是表现台湾在疫情中的群策群力风雨同舟的气概并向防疫英雄致敬。在女高音林锦如同样浑厚的嗓音中,表现了2020年台湾的集体力量。

李哲艺的编曲功力不只在音乐,更在呈现文化氛围,特别能激励人心。

这方面我觉得李哲艺诠释李泰祥的音乐特别用情至深,他在两首阳刚的乐曲中夹了李泰祥替电影欢颜做的主题曲,这段百转千回(可惜短了点)非常升华台湾人的柔情一面带来原始的生命力。

李泰祥因为胡慧中之美做了永不衰退的绝美,他在出唱片时在封套上写了一段闷在心里许久的话,也是回应杨祖珺早先交给他的课题:「我再也不能忍耐了,音乐家应该真正行动的时候到了……我决心要从严肃的音乐工作岗位走入群众,写出有风格,也能表现我们在大众生活里最动人、精致的感情,写出众人的欢喜悲哀,和对时代的感觉,并融合文学,透过大众歌曲的形式,带给群众、走入生活。」。

我觉得这段话来讲湾声乐团及李哲艺,也绝对成立。

其三,湾声新年音乐会,超越了国际新年音乐会的维度,它有效反映了台湾多元文化的兼容性,唐美云的歌仔唱腔仍然匹敌整个交响乐团、唐文华的京剧唱腔用来唱流行歌曲依旧跳耀于众多乐器的和鸣破云而出、泰武古谣传唱即使只有独唱时亦可破空开出音域凌驾于众声和鸣之上,这样的场面在其他地区的新年音乐会都是绝无仅有的。

湾声乐团的各个音乐家实力都是一时之选,作曲极具文化格局、指挥更是立体,甚至连全场听众都纳入指挥,合唱《梁祝》的〈大牛〉及邓雨贤的〈望春风〉。

台湾新年音乐会,光是这三个特色就决定它不是普通的音乐会,根本就是以音乐提振世代文化接轨、创造人人心连心场域的整体艺术。恭喜湾声。你做到的远比音乐还多。

(本文作者为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