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昆山经验证明两岸融合可行

旺报社评

国民党主席江启臣与美国学者视讯对话,提出「帮助大陆民主」的论点,认为在未来大陆政治改革的道路上,台湾基于三民主义所发展出来的民主,应能扮演一定的角色。「帮助大陆民主」其实是蓝营长期的主张之一,只是经过这几年中共与民进党的双重夹击,似乎连蓝营自己也不太相信了。

昆山模式跨越制度障碍

台湾的民主化经验究竟能为大陆发挥什么作用?不但走本土化、逢中必反的绿营不感兴趣,随着经济崛起和自身治理架构不断成型,许多大陆人深深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其中有观念上的不屑,也有现实上的困难。若台湾始终把大陆当成「极权威胁」,大陆时时刻刻警惕台湾带来「西方渗透」,两岸不能客观、务实面对彼此制度的差异,寻求化解之道,更容易忽略两岸相互借镜的可能性与可创造的价值。

很多人认为,两岸政治制度不同,在政治价值观与认知上有很大的分歧,「两岸融合」最多只能在经济、社会层面上推动,制度障碍很难跨越。不过,从大陆一位体制内经济学家最近发表的昆山考察笔记可以看出,台湾政治文化对大陆可以产生正面作用。这位经济学家认为「昆山模式」是两岸制度融合所共构的一种良善治理模式,证明台湾社会制度对大陆地方治理可以产生贡献。

这位经济学家在文章中写道,昆山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经济转型,当地官员对本地经济、企业状况非常熟悉,具有市场导向型、服务型政府的气质,而且昆山对200多万外来人口友好包容,城市充满活力。这名学者对昆山的观察,和近年来两岸专家、学者、媒体走访考察的印象一致。台资与台湾人对昆山的贡献,不仅仅在创造财富、就业,造就人均GDP比肩日韩、超过台湾等经济领域,让这座城市在制度、治理层面,汲取两岸精华,为两岸融合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是更重要的成就。

研究过昆山经验者都知道,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尊重、精准沟通的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公平、严谨、人性化的市场环境,是昆山成为台资集聚和蓬勃发展的根本因素。1998年成立的台商协会是大陆第一个县级台协,其后台湾人在昆山逐渐拓展出各种社会组织、民间团体,都发挥了政策沟通的功能。

大陆以党领政的制度架构,固然有自上而下高效率的施政效能,但也存在「一刀切」忽略少数及监督不足等问题,在地方基层治理中更为明显。台人在昆山所创造的社会力量,能够有效的居间沟通、调和、折冲,提升了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准。

助大陆改善治理行之有效

台湾人在昆山所形成的社会力量,源于台湾政治文化,但这股力量并不寻求对抗性的压力团体角色扮演,而是在尊重党政体制的同时,与地方政府形成务实、融洽的伙伴关系。昆山地方政府也不把在地台湾人的组织与社会力量视为「威胁」,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构出各种制度化的协商、沟通平台,将各方面的诉求和建议转化为施政。

简言之,两岸各自社会制度中最良善、最有优势的部分,包括台湾的多元文化、大陆的协商民主,在昆山被牢牢地「粘」在一起,「制度粘性」形成了「制度吸引力」,这就是10万台湾人源源不断地选择在昆山融入扎根,200多万非本地人选择在昆山居住、兴业的重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难道台湾不是已经为大陆的制度改革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了吗?台湾帮助大陆改善治理,这是真实发生、行之有效的真相,既不应被旧时「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意识形态所绑架,也不被大陆动辄高喊「制度自信」与民间贬抑台湾民主的舆论风潮所动摇。

梳理改革开放后中共领导人对大陆蓝图的描绘,「昆山模式」就是未来大陆各地的缩影,这也意味着台湾确实可以为大陆的治理模式做出更多贡献。从昆山经验出发,两岸应该更自信、善意地看待彼此的制度与融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