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花360亿,建对撞机怎么了?杨振宁:我反对,考虑得太少了
王贻芳:花360亿,建对撞机怎么了?杨振宁:我反对,考虑得太少了
"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这话读来未免引人深思,同一件事物,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便会得到背道而驰的答案。这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面对同一件事,人们往往会受自己的学识和见闻的限制,得出主观的判断,这些判断未免与客观事实有所偏颇。
天才的想法总是格外的出彩,天才的脾气也是特别的固执。关于我国对撞机是否要建的问题,两位学术上的大牛对此争论不休,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粒子对撞机领域的学术争论,被人津津乐道。
他们甚至隔着太平洋,通过媒体喊话,不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学术上的见解。这两位学术大能便是王贻芳和杨振宁。
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对撞机
小平爷爷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无论是对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还是对现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都是适合的。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关键要素。
科技还是充实国家实力的关键,"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弱肉强食的法则不仅存在于丛林生活中,还存在于国家外交中。从古至今,若不想国家被吞并或覆灭,便得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从分子被发现起,科学家们便对微观世界产生了许多好奇。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科学家进入研究微观世界的行列中。通过不断的实验,他们发现分子并不是世界上最小的颗粒,比它更小的还有离子、质子、中子。现如今,最小的粒子是轻子和夸克,它们也是已知物质的微观最基本的单位。
科学家为了探索更细微的微观世界,便开始研究起对撞机。对撞机是在高能同步加速器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装置,它的发展已有近70年的历史,最早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
此后,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得对撞机初见雏形。在对撞机的加速器中会被注入两束粒子流,使得机器中的粒子能在同等流强度下,用相同的能量进行相反的对撞运动,在不断的碰撞中,可能会有比夸克、轻子更细小的微粒产生。
若对撞机能成功的建成,那么这便会使人类社会向新时代前进一大步;也能使科学家们去探索新的粒子,使微观量化粒子的"新物理"得到完善:使人们对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总而言之,对撞机的建成能变相的促进整个世界的转型。
王贻芳坚持花360亿建对撞机
1963年,王贻芳出生于江苏南京,从小他便对科学方面的知识展现出浓郁的好奇心,他的研究天赋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露出来。从小的喜好促使王贻芳日后走上了物理学家这条路。
1980年,王贻芳成功的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后的他更是在原子核的研究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一家位于意大利的研究所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至此王贻芳踏上了异国深造的路途。
回国后的王贻芳,在中微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得他深受人们的爱戴。媒体的大肆宣扬似乎对王贻芳没有丝毫影响,他像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一般,转身投入到对撞机的建设中去了。那么是什么使得他对于建设对撞机这一事如此的急迫呢?这还要从美国建设SSC(对撞机)失败讲起。
美国在SSC建设之前就高调的在《知识分子》上宣布:美国即将建成正负电子对撞机。可是对撞机的建设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科学家精力的投入消耗都是巨大的。
再加上美国当时财政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赤字,美国在建设SSC一段时间后,宣布建设对撞机SSC失败。看到这条新闻的王贻芳不经心头大喜,他认为这是中国科技反胜美国的机会。美国建设不成,不代表中国也建设不成,他坚信中国人能化腐朽为神奇。
若中国能先美国一步,建设出对撞机,那么中国的实力无疑会再上一个台阶。王贻芳的初衷是好的,但他没有考虑到建设对撞机这项巨大工程的开销,根据相关人员的精密计算,建设对撞机最起码要花360亿。杨振宁得知此事后提出了反对的意见,王贻芳却坚定的说:"对撞机必须要建!花360亿怎么啦。"
杨振宁提出反对意见
谈到杨振宁,人们可能会想到他的国籍,他的风流情史。但不论外界人们对他的评价有多差,他的技术是实打实的,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他身体里流淌着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他同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母亲。面对王贻芳必须建设对撞机的提议,杨振宁客观理智的提出了反对意见,他通过媒体隔空喊话王贻芳:"反对,你想的太少了!"
首先,从美国SSC失败来说,美国并不缺乏天赋异禀的科学家,让他们放弃建设对撞机的原因肯定不仅仅是经费问题。其次,360亿对于仍旧在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中国也有极大的可能因为经费问题,无法完成对撞机的建设,那么最后得到的对撞机肯定是无用的半成品。
最后,没有人能够完全的保证对撞机在充足的财力、物力的支持下,被成功的建造,若是360亿的投入却换来一堆废铁,那比"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更让人绝望。
对撞机的建设成功,意味着相关加速器、探测仪、土木工程基本设计会有个巨大的飞跃,甚至有可能达到质变的效果,但对撞机的建设并不是一件可以急于求成的事,70时多年的探索,才慢慢的使对撞机初具模型,杨振宁的提议是:对撞机要建,但不是现在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本身并没有差异,只不过是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