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建对撞机,是领先国际的机遇;杨振宁:造价太高,我反对!

科学家围绕某个议题,争个面红耳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好在双方都秉承着"君子之争"的气度,保持理性交流,并未恶言相向。而近年来,有一个科学议题,其争论之火,竟从科学界燃到了普通民众的茶余饭后,此次学术讨论的热度,可谓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名家争论

几年前,一场科学界的辩论引发人们的关注,辩论双方都是科学界的传奇人物,一位是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一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这场"大师级"的辩论迅速引发了全国性的关注,那也是大型粒子对撞机第一次大范围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丘成桐在采访时表示,"希望在长城入海处建设下一代大型对撞机。"利用大型对撞机寻找超对称粒子,意味着走在物理领域前沿,这不仅能提高中国国际形象,吸引大批一流科学家,也是在为世界和平乃至人类文明而做贡献。

这一言论引起了杨振宁的注意,年近百岁的他对此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现在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建设大型对撞机将耗费一笔巨大的科研经费,他估计造价将高达1350亿人民币,这势必会挤压其他科研项目的经费。

他还强调,包括他在内的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超对称粒子是否存在仍是谜团,现在就拍砖决定建设对撞机,无异于是一场千亿级别的豪赌。很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到这场辩论队伍中,其中就有王贻芳的身影。

王贻芳发表《中国今天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一文阐述观点,在文章开头他这样写道,"杨先生(杨振宁)是我尊敬的科学家,但我更尊重科学与理性。"接着,王贻芳在文章中逐条回应杨振宁的担忧。他表示,建立大型对撞机,是我国高能物理领域领先于国际的一个难得的机遇。

并且从数据上看,近几年我国科研经费一直在增长,大约每年增长1000亿人民币以上,不会存在挤压经费的情况。在这场科学辩论的硝烟中,多数科学家站在"支持建立大型对撞机"的阵营,他们认为建造对撞机,利大于弊,"这是探索高能物理的唯一直接领域"。

不久后,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进行讨论,决定申请"十三五"发改委项目,借助国家的力量建造对撞机。遗憾的是,在项目审批的投票过程中,仅一票之差,对撞机项目与资助失之交臂。

对于此次失利,王贻芳表示,国内有许多学者支持这个项目,但是多数人只是在心里默默支持,不吭声。而唱衰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他们表达观点很积极,或许这些声音对审批产生了影响。

盛宴已过

在此番争论中,有人认为若是对撞机得以建成,它的作用与地位将比肩"两弹一星",但是杨振宁仍持反对态度,甚至对整个高能物理领域泼冷水。去年年中,杨振宁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演讲,在最后的学生提问环节,杨振宁就几年前关于对撞机的观点,再次进行回应。

有学生问杨振宁,几年前您反对建造对撞机,请问如今您的想法是否发生了改变。

杨振宁听闻,立马回应,"我完全没有改变!"他还补充道,这几十年来,许多人认为在物理学中,高能物理领域是最重要的领域,但其实早在30年前,甚至更早之前,这一领域的发展已经处在末路上了!

"The party is over",盛宴已过,杨振宁再次强调这一观点。他认为高能物理的发展浪潮已过,为何非要搞高能物理呢?现在比它重要的东西多多了。他表示中国政府没有批准建造对撞机,是明智的选择,很高兴中国政府没有"上当"。

杨振宁还对即将从事高能物理领域工作的学生说,"可以自信地告诉你,我懂高能物理,我认为你不要走这个方向。"业内许多科学家听到这番言论,都感到无奈。杨振宁教授从事科研工作多年,值得人们尊敬,但是这一观点,实在令人无法认同。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阮曼奇表示,高能物理的盛宴并未过去,若是制成对撞机,甚至会孕育出新的突破口,引发新一轮的高潮。

民生与科研谁先行?

虽然对撞机的建造暂时搁置了,但是不论科学界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对此仍然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这是个好现象。

在中国,像这样大规模地讨论某个科研项目的现象并不多见,这是一种进步,大型科研项目所消耗的经费巨大,花的本就是纳税人的钱,接受公众的审视,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

此次辩论,也反映出现在部分科学家的态度,有人提出普通民众对于科研决策也应该有知情权与影响权。

杨振宁教授直言,对撞机建成仅有理论用途,并无实际用途,应当先考虑教育、环保、医药健康等实际问题,解决燃眉之急,与其将费用用于建造对撞机,不如多造一些武器,多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研究。

王贻芳对此言论感到无奈,不论他如何解释对撞机会带来多大贡献,杨振宁教授仍是这一套说辞,几十年来,"他的观点没变,理由没变,认识也没变。"

在去年年末的采访中,王贻芳否认"建造对撞机是没有实际用途"的说法,如果通过对撞机将高温超导做出来,那么它对社会的贡献就不是百亿、千亿了,恐怕是万亿以上了。

其实两方的论点都站得住脚,一个是以民生出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一个是专注科研,一心探索科学奥妙。那么究竟民生与科研谁先行?如果将这一道辩题摆在各位面前,你们会选择站在哪一方呢?

百家争鸣是促进学术发展的基础,应当多一些理性的讨论,让科学之火得以持续燃烧,绽放真理的光芒,以照亮人类前进的未来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