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垃圾「定罪」 成都「闻臭师」忌感冒、吃辣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城市里哪种垃圾产生量比较多?空气难闻气味能否算是环境污染?什么样的气味能够算作是恶臭?其实成都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靠着分析垃圾来帮助城市「消化」垃圾,用鼻子来为臭气定罪」。

华西都市报》报导,成都市环境卫生监测中心内,有专门用鼻子来「监测」环境、辨别恶臭污染的嗅辨员及判定师、分析垃圾的检测人员;一位判定师表示,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旧没有一种仪器可以代替人的鼻子,「关于臭气的浓度全世界标准都是靠感官」。

工作人员将抽样气体注入试验袋。(图/华西都市报)

这位判定师说,为了保证嗅辨员的客观公正,判定师要先到现场对臭气的强度进行判断,再采样回来进行配气,供嗅辨员嗅辨。「每个恶臭样品的检测,都要一个判定师加6个嗅辨员进行多轮嗅辨。」

据介绍,从现场带回的恶臭样品需要先稀释,然后充入一只气袋,再将另外两只同样的气袋充入同体积的洁净气体;6名嗅辨员在空气纯净、没有任何异味干扰的嗅辨室内分格坐好,分别用嗅觉判断哪个气袋气味有异,6人结束嗅辨后,再进行下一级稀释和新一轮嗅辨,最后结果汇总,依照检测标准规定公式,计算出样品的臭气浓度。

因为一切靠鼻子,嗅辨员和判定师的要求也就格外高。规定指出,在监测的前一天以及监测过程中,嗅辨员和判定师不能感冒,不能使用带有香味物品饮食也需要注意,忌吃辛辣、油炸食品。「原则上嗅辨员和判定师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不能涂化妆品、不能吃葱姜蒜。」

另外,嗅辨员和判定师也要求在实验时不允许有任何异味。「一旦身上有异味(香味也算),就很容易影响配气和嗅辨的结果。」除了有嗅辨员和判定师使用鼻子来采样闻臭,成都环境卫生监测中心还需要检测人员到垃圾填埋场地方,与垃圾「亲密接触」,采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