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小语种专业在互联网还相对比较吃香?

去年人工智能Chat-GPT横空出世,很多人就唱衰小语种,但是9月份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数据出来,小语种就业和往年没啥区别,本科就业率依然很高,考研率依然很低,本科毕业收入水平仍然排前20,超过1万元起薪的人一大把。

小语种的就业指导非常差,因为大学里面的小语种专业老师是一群不会赚钱的人。小语种专业里懂得怎么样用小语种赚钱的同学,本科毕业就去工作了,因为工资特别诱人。不懂赚钱的继续考研读博,然后大部分去高校当老师了。

当然由于考研读博的人真的很少,愿意当老师的也真的很少,所以有很多小语种专业的同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都能在高校混到个讲师。只不过小语种专业研究生毕业,当讲师永远没有办法成为系主任,上升空间有限,想当系主任必须读博。

在高校里面当小语种的老师,收入真的很低,因为没有科研经费,所以经常要出去做翻译、口译,或者是外语导游赚钱,贴补自己的收入。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学生做就业指导的时候,几乎就只懂得让学生做翻译。

当翻译肯定是要郁闷的,很多企业自己的员工就能翻译,而且他们也用得起Chat-GPT,为什么他们要找翻译公司?其实就是因为某些情形之下,法律规定必须要有一定资质的翻译企业在翻译文件上盖章。就那个盖章值钱。有了人工智能以后,这些翻译公司直接用ChatGPT进行翻译,然后再盖上自己的公章,价格便宜,皆大欢喜。那么纸面翻译工作当然会大量减少。

讲句不好听的,没有GPT之前,以前我的公司有文件要翻译,我都是自己翻译好,然后到翻译公司给50块钱让他盖个章,然后就走了。更何况现在,有类似需求的,都不用亲自动笔了。

① 开翻译公司:人工智能消灭了笔译,但是没有消灭翻译公司,翻译不需要人工了,但是需要老板盖章之前,进行人工审核。因为这个印章代表着法律责任。作为老板,要审核好内容的准确性,检查是否有翻译错,比如数字,还要检查是否出现了违禁词。

② 外事接待:涉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永远消灭不了。老板不可能自己拿着一个翻译软件跟老外进行商务洽谈,如果这么做,显得自己很没实力,连个口译都请不起,很容易丢失订单。和你商务洽谈的老外,也需要有一个可以正常交流的对象,提升亲和力,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这类工作尤其适合口语听力能力好的男性,方便和领导一起出差。

③ 政务岗位:比如在海关和边检的小语种岗位,要解决一些涉及到法律的需求,这类岗位是机器无法替代的。还有涉密的岗位,信息甚至严禁上网,需要人工进行审查,宁可人工翻译错,也不会去用人工智能进行翻译,此类岗位小语种的地位无可替代。

④ 互联网行业:这里小语种涉及到的岗位就非常复杂,最低级别的是对外口径的客服,高级别的就类似于跨境企业的小老板,或者大型互联网企业里面的秘书,甚至经理。遥遥领先,每年都招小语种,而且工资开到30万以上一年,你也不要问为什么,就是这样。

⑤ 国企央企:国企央企有涉外需求的部门都会招小语种,而且小语种毕业的同学经常可以跳过国企央企里面的论资排辈,很容易就跟经理甚至是老总这个级别的人对接。

其实还有很多,道理就是离不开“用人”的岗位, 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这些岗位,相反可以成为小语种从业者,降低自己工作负担的工具。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想学小语种的,就要搞清楚自己的学习定位。不要再像高中学英语那样死抠什么语法和书面语,而应当重视自己的口语和听力能力,锻炼自己的实战交流能力以及语言的亲和力。

小语种的同学在读大学期间也比较轻松,选修课就千万不要浪费,利用一点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网页制作、编程、图像处理、剪辑,学一点点皮毛就可以,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可以极大的提升你的就业竞争力,让你拥抱小语种能发挥优势的互联网行业。

然后,就是尽量低调一些,去年高考各大小语种专业普遍降分三四十分,对于大家是好事儿。能以更低的分数进自己知道怎么挣钱的专业,对于自己的家人孩子亲朋好友来讲,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