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时间使用不同厂牌快筛剂 结果不一样?

为什么同时间使用不同厂牌快筛剂,结果可能不一样?2阶段+3原因专家告诉你。(示意图/Shutterstock)

新冠肺炎在台湾社区大流行,许多民众都有快筛经验,但不少人发现,同一时间使用不同厂牌的试剂,筛出结果却不一样,有的显示阴性,有的是阳性,到底哪个准确?是不是最好都要用不同厂牌筛看看?甚至有些人白天快筛检测出来是阴性,试剂卡匣放到晚上却「冒出2条线」变阳性,这样到底有没有感染?

新冠病毒在本土大爆发后,快筛试剂已成了许多人家中必备物品,除了市面上可以买到不同厂牌的试剂,也有不少人是从国外带回或亲友寄来的试剂。最近就有民众在社群媒体分享,在确诊后隔离第5天使用3个厂牌的快筛试剂,竟然只有1个试剂显示阳性,其他2个都是阴性,不少网友都回应发生类似情形。

也有人提到,白天的快筛结果是阴性,安心出门后,晚上回到家,同一个试剂的卡匣竟出现第二条线、成阳性反应,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感染、体内有没有病毒?还有学者引述国外资料表示,使用同一支棉棒同时取喉咙扁桃腺和鼻腔的检体,或用2只棉棒分别挖鼻子和喉咙,做2个快筛,都能提高敏感度。大家真有需要「又戳鼻子、又挖喉咙」吗?

●不同厂牌、不同批号、重复操作 都可能造成快筛结果不同

不同厂牌的快筛试剂做出来的结果确实有可能不同,但这种情况较常发生在感染初期或后期接近康复的阶段,因为病毒量较低,不一定每个厂牌、每一次的快筛都能检测出来。大致有以下3种原因可能造成快筛的结果不同:

1. 各厂牌本身敏感度不同:

若对照PCR核酸检测的Ct值(Ct值愈低,病毒量愈高),长庚大学新兴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快筛试剂大约在Ct值23~28之间可以检测出阳性,因此感染者的Ct值若在23~28区间,不同厂牌的快筛试剂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例如感染者的Ct值是25,A厂牌的试剂敏感度较高、Ct值<28就能检测出,那么这位感染者使用A厂牌的试剂就能检出阳性,若B厂牌的试剂必须Ct值<23才能检测出,就可能检测不出来。但如果感染者的Ct值是17、病毒量相当高,那么无论使用A厂牌或B厂牌的试剂,都能检测出阳性。

(示意图/Shutterstock)

2. 同厂牌、但不同批号的产品有差异:

林口长庚医院病理系检验医学部副主任黄琼瑰表示,所有试剂送食药署查验登记时都要通过性能测试,包括敏感度、特异性、和临床检体评估,品质完全符合要求才能通过查验。但即使是GMP认证的厂商、且有一套品质管控流程,仍可能出现不同批号制造出来的试剂敏感度略有差异。

她表示,在医学实验室中会有一套把关标准,以弱阳性、病毒量较低的检体,病毒量大约相当于Ct值25、26,测试不同批号的试剂;偶尔确实会看到同一厂牌不同批号敏感度有差异。而家用快筛没有这套把关程序,更难掌控每一批制造出来的试剂效能都一模一样。

3. 重复操作、上皮细胞量减少:

黄琼瑰表示,呼吸道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如果同一时间重复进行鼻咽快筛,通常第一次采捡到的细胞量较多,但如果马上就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采检,可能有些细胞在第一次采检已被刮掉,采捡到的细胞量、病毒量就会相对少一点,进而影响采检结果。

●「有意义的感染」可考虑使用不同厂牌试剂快筛

那么有必要同时间用不同厂牌的试剂进行快筛吗?黄琼瑰认为,如果在感染初期、病毒量较低的时候第一次验出阴性,即使有怀疑也不一定需要急着用另一个厂牌的试剂筛检,隔天再筛看看应该就有机会直接检测出。

施信如则建议,如果仍有疑虑、而且是「有意义的感染」,还是可以考虑用不同厂牌的试剂筛看看。她解释,「有意义的感染」指的是有症状、怀疑自己感染、而且可能传染给别人,尤其自己本身是高危险族群,需要尽快确诊、就医并拿药治疗,或者虽然自己不是高危险群,但有可能接触老人、幼儿,那么如果对于第一次快筛阴性仍不放心,还是可以考虑换其他厂牌的试剂进行快筛。

但如果本身不是高危险群,而且大多待在家,外出工作也可以戴口罩、与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会接触高危险群,就不一定要急着用其他厂牌快筛。

施信如表示,如果在感染初期,等到症状更明显,通常隔1~3天无论哪种厂牌的快筛试剂都能检测出,连续筛5天,8~9成的感染者都能筛出阳性。假设是感染后期、接近解除居家隔离,也可以根据自己是否会接触高危险群,判断是否要用不同厂牌试剂快筛,以降低传染给高危险者的风险。

●超过建议判读时间就不再判读 有疑虑隔日再筛

但为何会有快筛试剂早上明明验出一条线、阴性反应,却在几个小时后冒出第二条线、成阳性结果?虽然产品说明书写着超过判读时间(一般约15~20分钟)就不可再进行判读,但仍有不少人认为可能有被感染,只是病毒量还很低,试剂无法马上判别,通常过很久才出现第二条线的情况,第二天或隔几天再验就会马上出现2条线。真是如此吗?

对此,黄琼瑰和施信如都强调,只要超过说明书上的建议判读时间,之后的呈色反应试纸或卡匣变化就不再有意义,不该再拿来判读。因为呈色剂本身就是一种化学物质,空气中的干扰物都有可能产生氧化,造成试剂呈色反应,但这并不是病毒抗原与抗体反应的结果;即使出现很淡的第二条线,也应该在建议判读时间内呈现,「过了时间再判读的结果可能不是真的抗原抗体反应。」黄琼瑰说。

至于会不会是病毒量太低才会等这么久才出现2条线?施信如认为这只是一种臆测,如果有疑虑或症状,隔天再验就好,不须自己过度担心短时间一验再验。黄琼瑰建议,2次筛检时间建议间隔24小时,因为感染周期通常经过24小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较符合效益。

●鼻子、喉咙一起挖提高筛出率?病毒专家:戳鼻子就足够

另外,日前有专家引用加拿大一所大学的研究数据指出,同时采检鼻子和喉咙的检体,可以提升快筛的阳性检出率。研究使用的是国内便利商店都能买到的其中一个快筛厂牌,如果使用一枝棉棒取喉咙和鼻子的检体,敏感度可以从只采鼻子检体的68.4%提高到81.6%,如果用2只棉棒分别挖鼻子及喉咙,做2个快筛,敏感度更可以进步到 88.1 %,而且强调采的是扁桃腺的检体,不只是唾液。

这位专家的理由是,Omicron病毒株的一大特色是先攻击喉咙,很多确诊者反应喉咙痛如刀割,主诉流鼻水的人不多,因此如果快筛只有从鼻子采检,很可能没有采到病毒最多的地方,若喉咙和前鼻腔一起采检,就有可能提升采到病毒的机会。

不过,黄琼瑰从病毒学的角度说明,一般来说,流感或新冠病毒在鼻咽部带有的病毒量还是较高,如果担心2个鼻孔的病毒量分布不均,只要2个鼻孔都采检就能增加准确率。而且口腔原本其他常在的细菌就很多,如果先挖喉咙再挖鼻子,还可能把喉咙的细菌带至鼻腔,并不是很好的做法。

她进一步解释,许多Omicron感染者反应喉咙痛,主要是身体感染病毒引发后续的发炎反应,不一定表示喉咙的病毒量最高、也不见得完全是病毒引起的疼痛。通常确诊发烧的那一天病毒量最高,等到发烧第二天才开始喉咙痛,喉咙痛大多是身体发炎反应造成的。

施信如也说,虽然研究的推论合理,多采检几个部位可能搜集到的病毒的机会也会增加,但仍是推论的阶段,需要更多扎实研究数据的支持,否则仍建议照产品仿单的说明使用,只要正确操作应该就能达到不错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