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米色变 避免食材污名化 学者吁正名
宝林茶室中毒风暴隐忧,桃园龙冈米干节照常举办,市府观旅局结合卫生局将加强业者食安稽查与辅导。(吕筱蝉摄)
「米酵菌酸」名称使民众闻「米」色变,不敢吃粿条,连米制品也受到波及,厂商喊生意大受影响。卫福部次长王必胜表示,预计本周召开专家会议,讨论将「米酵菌酸」改以音译或其他名称,避免对常用食材造成污名化。有学者则建议卫福部、农业部,正名为「椰酵菌酸」。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爆发后,许多民众不敢吃粿条等米制品。桃园市每年举办龙冈米干节,将于今年4月底登场,但受宝林茶室风暴影响,商家忧心影响游客参加意愿。
业者抱怨,近一周以来民众闻「米」色变,生意变得非常差,但在地店家用的米干都是自行制造,非透过上游工厂生产,觉得很冤。
王必胜表示,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产生的毒素,好发于玉米淀粉、玉米制品和椰子上。粿条分成好几种,有些是纯米做的,而这次的食材大部分是玉米淀粉,米含量非常低。王必胜表示,「米酵菌酸」一词是跟着其他国家称呼,因为开宗明义就写「米」,民众看了会担心,为避免污名化,卫福部预计本周召开专家会议讨论,是否采用音译「邦克拉克酸」,或改称「椰黍菌酸」。
马国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暨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黄贞祥表示,「Bongkrekic acid」在中文被译为「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错误!应是从大陆抄来的,其原文名称来自印尼用椰子渣制作的天贝tempe bongkrek。
他主张,因甚少在大米制品产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制品中产生,和大米几乎无关,译作「米酵菌酸」不仅不对,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恐慌。在马来西亚食物中毒,十之八九和椰子制品有关,因此译作「椰酵菌酸」才符合其原名出处、致病变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