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爱情的悲剧:恋爱变成一种随时可替换的免洗餐具
▲感情战争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即使由一人发起,也需要另一人去承接 。(图/CFP)
●「女性主义有事吗」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轻松带你了解什么是女性主义!
为什么关系中,总是免不了「翻旧帐」?
每个人在恋爱时,常常犯下一样的错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爱他,你会细数他所有的缺点,把所有伤害过你的事件编织成「十大罪状」,一个邪恶的「恐怖情人形象」就此诞生。在你们吵到战况胶着时,这份罪状就会成为你反击时最有力的武器。
但当你数落他时,你其实也不开心。你不会因为抓到他的小辫子而沾沾自喜,你想的只是:「啊,真怀念我们俩那时都很开心的日子。」
有时夜深人静时,你也会想,为什么在一起之后什么都改变了?你开始会想破解他手机的密码、想趁他睡着时偷拿来看;你开始变得有点神经质,担心他的浪漫与善良,会不会让他变成博爱的中央空调?你变得敏感猜忌,但你不喜欢这样,在跟他交往之前,自己明明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浪子/女」啊?
于是,吵着吵着你们就慢慢感情淡了。没有谁背叛谁,只是一次次的争吵让你们两个身心俱疲。你心中浮现起无数首老歌:「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爱我的人,伤我最深,这句话不只是歌词而已。通常最了解你的人,也会最了解你的痛处、你的软弱与不堪,甚至在吵架时拿着刀尖般的话语,往对方的心窝戳下去。
在最后一次的争吵中,我们是这么用力地往对方最脆弱的地方攻击,那么,这能不能成为我们曾经,曾经真的相爱过的证明?
你要在这个时代谈场风风光光的恋爱,实在太难。一场体面的分手,不知道要有多少阴德才能换来。即便做不到此生不复相见,但拜科技所赐,把对方加入黑名单或是封锁,还是很容易的。
要了解现代的恋爱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可以从《液态之爱》这本书下手。在追求效率的时代下,科技大幅缩减了空间与距离,我们时刻都被资讯所影响,任何事物的汰换速度都变的很快,关系亦如是。流动取代了秩序,短期的速食爱情,也取代了长期的「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恋爱变得跟消费很像,我们需要不断购买可以代表自己的产品,满足时代的洪流。我们需要不断重新建构自我、以面对翻腾不止、日夜变动的世界。我们被鼓励购买、消费、丢弃新的产品,关系也是。我们太习惯消费了,因此只要面对有瑕疵的事物——没关系,重买一个就好了。久而久之,我们失去了经营与创造关系的能力,恋爱变成一种随时可替换的免洗餐具,只要有点脏了,那就分手再换下一任就好啦。
「爱可能会如死般骇人;但不像死的是,它会用欲望与兴奋的骚动,来掩盖真相。」这就是人际纽带的脆弱性。
害怕孤单,所以你谈恋爱;但谈久了,又怀念起单身的自由。
「渴望与人相系,却更恐惧被就此绑死。害怕孤单,所以找人同行,但新的不安却从别处涌现。在液态的爱里,我们一次一次地聚合,一次又一次的分离。」现代社会下的爱情,我们无法忍受一个人的孤单,却也无法接受跟爱人磨合的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恋爱都以悲剧告终的原因。
说到这,书中的一个现象你一定会很有共鸣。你会在意「已读不回」吗?手机,或者说社交软体是种邪恶的产品,他让我们永远不会「出去」或「不在」,你永远都在,只是身体不被关在同一个地方而已。因此,许多网路上的恋爱教程总会这样告诉你:要看一个人爱不爱你,看他会不会立刻回你讯息就知道,因为没有人真的「忙」,忙到连回一个简单的讯息都没办法。
回应文初一开始提到的,为什么我们彼此相爱,又彼此伤害?液态之爱给出了一个你看了会点头如捣蒜的说法:「受害者通常会变成刽子手,为要摆脱痛苦与羞辱。」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我们不想只当那个流血的人,我们渴望把自己心头上的那把刀拔出,再刺向那个伤害自己的人。但通常,最后的结果是:两个人的血都波波的流,并再度带着那些伤口去爱下一个人,幸运的人能被治愈,不幸运的人,再度以自己的伤口伤害下一个人。
看到这边,你是否想起生命中的某个人,或者是你自己呢?
在爱的潮起潮落中,看见自己的模样
想更了解爱的意义,爱的殒落,与爱的纠结,我们推荐你一出好剧:《爱的落幕》。
《爱的落幕》中的男女主角仅管有将近50分钟的独白时间,观看时却不会觉得沈闷。从一开始,观众就被拉入一场战争之中,这恐怕是双方的最后一场战争,我们看着演员,仿佛看见了自己。
演员的一举一动,乃至于不说话时的呼吸,都饱含情绪张力,带我们进入他/她所看到的世界,我们却又从中看到自己的投射。在剧外,在我们自己的生命经验中,我们何尝没有体会过用尽全力攻击对方的时刻?我们何尝没有想努力地为自己反驳,抗议对方以错误的方式解读关系的时候?
我们看演员嘶吼,看他们指责,看其中一方将过去抹上一层灰而另一方拒绝如此,我们看双方互动,看他们互动如此类似,却又有着些微相异。是的,战争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即使由一人发起,也需要另一人去承接。
《爱的落幕》是震撼的,它谈爱的开始,谈爱的时刻,谈爱的差异,谈爱的原则,也谈爱的结束。
凡是有爱过人的,都能从《爱的落幕》的缝隙中,看到自己在爱中的模样。
热门推荐》
►女人只是生产工具吗?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女性主义有事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