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口罩存量「倒数30天」 社区感染恶梦威胁…「这城市在崩溃边缘」
图、文/镜周刊
日前香港爆发社区感染疑虑、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港民质疑是中港往来路线未封关所致。2月16日,台湾亦出现首宗新冠病毒死亡案例,死者疑与3名具陆港澳旅游史的乘客有所接触,让台湾开始笼罩社区感染阴霾。
由于香港持续承受「输入病例」及「本地传染」的双重压力,一位香港媒体工作者感慨,「香港已经成了另一个武汉」。尽管为降低新冠病毒扩散可能,台湾已于2月10日缩减两岸往来航班、亦强化检疫。但香港仍是台湾重要航运对口,当中港持续往来密切,香港的疫情管理究竟如何?香港会否成为台湾疫情破口?《镜周刊》带您直击。
2月16日下午接近2点,香港元朗公共图书馆前的广场上,忽然出现一条「U」字型的排队长龙,从头向远处延伸约70公尺,急转180度,再排了70公尺,龙尾回到了龙头旁边,左右相望。
「这里是派(送)的还是卖的?」
「派的,一个老板派的,一人可以拿五个。」头发花白的婆婆笑着回答。
朱凯迪走近队伍前,原在一旁的运动场接受《镜周刊》访问,提及1月底以来香港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市民为了一份口罩大排长龙,当他一抬头看见广场上的人龙,「那里一定就是」。
不过两点一到,人龙动了起来,龙头处的摊位开始发口罩,摊位上贴着是某个金属棚架公司赠送,共送出5,000个外科口罩,1包5个,等于是1,000份,排队的人人有份,不必实名登记、不必验香港身分证。因此有人领完连忙一转身再加入龙尾,希望再轮到自己时,1,000份还没发完。
1月23日,香港首次确诊两起自武汉输入的武汉肺炎(新型肺炎,COVID-19)案例。隔天旋即发生输入个案病人传给配偶的本地感染个案。截至17日中午,香港确诊病例共58宗。值得注意的是,第57宗病例患者住在港岛高级社区太古城,潜伏期间并无境外旅行,或接触确诊个案的纪录,为香港埋下「社区感染」的阴影。
依照香港现行《储备商品条例》,特首及行政会议有权力「指明任何物品为储备商品」,以及「规管或管制任何储备商品的最高价格」。朱凯迪直言,香港政府应依法将口罩指定为「储备商品」,再如台湾由政府统一收购,依照指定价格卖出;或者由少数民间公司卖,但需要规定价格。
而香港政府除「有法不用」,对于口罩的储备也有很大的问题。
根据媒体报导,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在1月底表示将有3,200万个口罩已经或即将到达香港,「大家无需担心」;到了2月8日,特首特首林郑月娥向记者坦承「采购口罩失利」,政府只剩下1,200万个口罩,只够政府部门使用1个月;医院管理局官员也表示,公立医院的口罩存货,大概只能使用1个月。
肺炎及其他病患的医疗照护全压在香港第一线医护身上,前线装备却十分吃紧,香港政府只能不断修正指引内容,要医护人员省着用。「像是规定遇上有发烧、呼吸道症状且有旅游史或接触史的个案时,才能使用N95。而各医院对于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可以使用装备,又各有内规,搞得第一线人员很混乱。」
「医管局员工阵线」副主席罗卓尧说,政府再三呼吁装备足够,推出的政策却让人感觉装备不足,搞得现场医护人心惶惶。他观察,武汉肺炎在港已出现类似社区感染状况,凸显早前医管局员工阵线曾发起医护罢工,要求香港政府管制边境,限制往来旅客的先见之明。
罗卓尧说「前端不做,我们(医护)后端会累死。」只是港府终究没接受封关建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1日面对媒体时表示,由于香港与内地的跨境人流已降至最低,香港再无「封关」需要。
随着中国不少地方陆续封城,往来旅客的确下降许多,「像疫情刚开始时,隔离病房里的发烧个案,10个有8个是中国来的。现在没有了。」罗卓尧说,员工阵线接下来暂时不会再有罢工行动,会把注意力放在装备问题上,密切注意前线人员的防护是否足够。
「现在还只有五十多个病例,如果到时有500个病例怎么办?」朱凯迪认为,口罩供应根本的问题在于香港没有工业,所需要的物资大多只能靠采购、进口。一旦未来1个月采购口罩或其他用品不顺利,政府恐怕连基本服务都要中断,「这个城市在接近崩溃的边缘」。
更多镜周刊报导【香港疫情罩不住2】粪管连通高楼多 待在家也会中镖【香港疫情罩不住3】港府抗疫大撒币 居民:我不要钱,要口罩【香港疫情罩不住4】医护口罩存量只剩1个月 港议员:这个城市在崩溃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