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派初选47人案 16名不认罪被告今开审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历经2年的颠覆政权案,16名不认罪被告今开审。(中新社)

据美国之音报导,北京2020年中公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后,最大的一起国家安全案件--民主派立法会非官方初选案的47名被告中16名不认罪被告,将于今天(2月6日)开审,预计审期90天,由3名《国安法》指定法官处理,不设陪审团。对该案其他31位无奈下认罪被告,将在这次审理结束时做出宣判。

报导称,2021年1月6日,香港警方国安处派出上千警力进行大拘捕,带走53名民主派人士,指控他们策画及参与2020年民主派「立法会35+初选」,涉嫌违反《国安法》,其中47人2月28日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是《国安法》实施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检控,被称为港版「228事件」,引起香港舆论哗然和国际媒体的严厉谴责。

报导称,该案后续的司法程序也饱受批评,包括史无前例「马拉松式」连续4天的借提出庭处理保释程序。而47名被告2021年3月1日首次借提出庭,只有13人获准保释,剩下34人还押,截至开审日,其中32人已被押禁超过700天,将近2年。

报导引述学者分析,案件一拖再拖,30多名被告还押接近2年才开审,质疑当局是要在社会上产生威吓效果。外界还批评该案违反《香港基本法》下的无罪推定原则,导致未审先囚,令人震惊,损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立法会选举原定于2020年7月11至12日举行。选举前,民主派在地区直选以及功能界别中的区议会(第二)界别和卫生服务界所举办初选,由民主动力协助筹办,希望透过初选决定民主派的候选人参选,争取拿到35个议席。这次初选不具法律约束力,类似一种由香港选民参加的综合民意授权,投票人数达到61万人。

《华盛顿邮报》2月5日报导说,该案突显了北京执意要在曾有一定自由的香港扼杀任何批评和反对声音。而目前香港几乎所有的知名的和许多非常温和的反对派人士,不是被关在狱中就是被迫流亡海外。

邮报援引乔治城大学亚洲法律中心非驻留研究员黎恩灏(Eric Yan-ho Lai)的话说,「这不仅仅是对香港47位支持民主或反对派领导人的审判。这是对几十年来支持民主运动的所有市民的审判」。

报导称,民主派的47人被捕时年龄介于23至64岁,包括首要被告香港大学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前立法会议员区诺轩、前民主动力召集人赵家贤,以及多名年轻的抗争派社运人士黄之锋、岑敖晖以及袁嘉蔚等,各被告从事的职业包括学者、立法会议员、区议员、医护人员以及大律师等,涵盖民主派最激进及最温和的政治光谱。

该案原定1月30日开审,由3名《国安法》指定法官陈庆伟、陈嘉信及陈仲衡审理,其中陈嘉信因健康问题退出,由另一名国安法指定法官李运腾接替,并延后至2月6日正式开审。

据美国之音此前援引相关分析报导,该案31位认罪的被告,包括扛不下去今年1月17日才转为认罪的一位,都是不想再纠缠法律诉讼,或者认为未必有机会获得公平审讯,希望尽快得到了结。香港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前助理教授钟剑华分析说,相信很多认罪被告不认为自己属于「首要份子」,有机会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刑期,现在法官同意控方指各被告有机会处以最高刑罚,甚至终身监禁都并不为过,令人忧虑法庭未审先判。

此外,时事评论员谭美德表示,民主派初选47人案当中超过30名被告还押接近2年,案件延后到2月初才开审,他形容情况有如「屈打成招」。

法新社2月5日报导说,该案正在引发法律及政治分析人士的密切关注。报导援引英国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法律学者郭铭松(Ming-Sung Kuo)的分析说,这个案子,尤其是「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的指控,向外界传递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任何挑战现今当局的行为都要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