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癌药昂贵!73岁爷爷搬2千块砖头 赚100元筹孙医药费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区病内有许多等待医疗的「小白孩子」。(图/翻摄自成都商报)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大陆引起热议,甚至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宣示要求相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证供应等措施。四川省人民医院慈善办主任暨儿科副主任周晨燕感慨的说,电影里为了筹措医药费奔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家长更是常年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
四川成都商报记者走访四川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区病房发现,有许多光着头、戴着口罩的孩子,年龄最小的不到2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家长或是医护人员称他们为「小白孩子」,因为他们都是白血病的患者。
▲大陆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以来,持续引发大陆社会热议。(图/翻摄自电影《我不是药神》海报)周晨燕说,通常一个「小白」需要每半个月输一次「人免疫球蛋白」,每次要7瓶,每瓶价格600元(人民币,以下同),这样一次就要4200,一个月要8400元;「恩瑞格」可帮助孩子去除体内多余的铁,但一瓶28片的恩瑞格价格为2000元,每个月需要吃8盒,一个月需1万6000元;「西达本胺片」每盒近9000元只有24颗,一天就要4颗,而且3盒起购,一个月需4万5000元左右,这些钱不要说贫困家庭,就连一般工薪家庭也很难负担。
病房中8岁的婷婷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她告诉成都商报的记者说,希望能够快点好起来,然后回学校念书,而且还很得意的告诉大家,自己之前念过三年书,每一次都是期末考的第一名。婷婷妈妈夏光芬说,她从5岁开始就反复发烧,每天到下午体温就会上来,而且大家都说她脸色很苍白,没想到检查竟是白血病,妈妈回忆说,农村人根本没听过这种病,当时整个就懵了 ,仅管亲戚朋友都说要花很多钱,而且还有可能治不好,但是夏光芬和丈夫还是到处借钱,给孩子做了第一次治疗,之后申请了10万爱心基金,再借了10多万,经过两年的化疗疗程,才终于成功停药,回家上学了。直到今年初婷婷又病发,这一住院就住了半年,医生说现在只能靠骨髓移植治疗了。虽然婷婷很幸运跟爸爸的骨髓配对成功,但是手术费也要十几万,这对已经山穷水尽,现在还需要住到娘家接受救济的婷婷一家人来说,无疑就是个天文数字。▼婷婷的手工都是在病房里从网上学来的。(图/翻摄自成都商报)
躺在另一个病床上的豪豪,手上还吊着点滴,他是今年5月因为肺部感染住院,之后就没有离开过医院,目前已经接受过骨髓移植,只是一直处于长期感染的状况,这对一个白血病患者来说相当的危险。
豪豪父亲邓永春告诉记者说,豪豪先后接受过8次化疗,每次疗程就要花费4到5万人民币,所以自己不仅花光所有积蓄,还借遍了所有亲戚。就连已经退休的73岁老父亲,本来都是在家照顾失智母亲的,也都拖着年迈的身体到工地搬砖,一块砖5分钱(一角的一半),最多一天可以搬2千多块砖,赚大概100多元。爷爷说「我还能做点就做点嘛,自己的孙儿要救命啊」。邓永春红着眼眶说,看着老父在烈阳下挑砖为孩子筹措医药费自己也心疼, 「喊了他不要担砖了,年纪大了,天气又热」。但爷爷邓祖福依旧闲不住,他说他只知道孙儿生了重病,需要用钱。▼父亲邓永春在准备豪豪当天要吃的药。(图/翻摄自成都商报)
目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区病房学校、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成都商报联合发起「我为小白当药神」的公益募集活动,就是希望为贫困家庭的白血病或者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筹集小额医疗救助金,以用于贫困患儿家庭医保不能报销的自费药费。
周晨燕也补充说,他们会根据患者的贫困程度、治疗阶段、所获得的公益资助等,为在四川省人民医的0到18岁患有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贫困儿童,提供小额医疗救助金,重点资助治疗前期因费用问题面临放弃治疗,及治疗中后期资金中断的患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