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焦慮的「打車」政策:新加坡為何不讓開車?

在现在的新加坡,有钱才能拥车;在未来的新加坡,有钱也未必有车。 图/路透社

为了避免免蕞尔小岛发生像是其他东南亚国家遭遇的严重交通堵塞,新加坡长年以来限制汽车销量。最近,新加坡政府宣布预计从明年开始,不再让新加坡新增任何一台私家车。

星国冻结私家车数量成长尚未有明确的时间表,这代表着这项冻结令目前不知道何时会结束;而政府会依照市场上报废的车辆数,来决定「拥车证」的核准数。

前阵子我和新加坡朋友到一个远在岛屿西北部、连公车和地铁都到不了的农场旅游,整趟旅程仰赖游览车的私人团体行程,我的朋友抱怨:

我们家没有车,在新加坡养一台车实在太贵了。

「在新加坡养一台车实在太贵了!」 图/路透社

新加坡买车有多贵?在新加坡要买一台车,必须先拥有一张「拥车证」(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拥车证」有效期限为十年,由于平均养一张需花费120万新台币,所以不是想拿就拿的到。一台车,加上一张拥车证,在新加坡需要花上美国四倍的价格才能入手。

即便如此,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新加坡人想要有一台自己的车。截至2016年底,新加坡约有55万辆私人汽车,以及14万台摩托车;若是加上5万多辆的租赁汽车,和2万7千辆德士(计程车),数字则会更高。

在10月24日的声明稿中,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指出,新加坡的国土已经有多达12%是用来划设道路,实在是没有更多空间给那么多车在路上跑——换言之,政府不会再为这些车开辟道路,因为这座城市的车辆密度,已经达到了政府认为「不能接受」的状况。

然而星国政府声称的「拥挤」,似乎跟这座城市的人感受不同。相较于通勤时拥挤又时常故障的地铁系统,新加坡的马路跟许多亚洲城市相比起来,显得还算宽敞舒适。

图/Singapore in Figures

但星国政府声称的拥挤,似乎跟这座城市的人感受不同。 图/路透社

若参考台北市主计处资料做比较,台北市每辆汽机车平均享有的道路面积不过只有14平方公尺;而新加坡,若以政府声称的12%道路面积去计算,就算保守地扣除了裕廊岛、德光岛和乌敏岛等离岛后,每辆汽机车仍有多达80平方公尺的道路面积,足足是台北市的五倍宽敞。

即便根据美国导航系统制造商Tomtom Traffic Index的地理资讯数据,新加坡的交通壅塞程度排名全世界不过第55名,而台南(9)、高雄(20)、台北(24)和台中(36),通通都排在它前面;世界其他大都会如洛杉矶(12)、上海(22)、伦敦(25)、巴黎(35)和香港(44),也塞得比新加坡严重许多。

也就是说,其实新加坡道路不论是从东南亚的角度,还是全球其他发达城市来看,都不算真正的壅塞,(去过其他东南亚国家首都,就会知道新加坡根本路上常常空得可以直接穿越马路);但是,星国政府却拿道路空间不足当做理由,祭出全球最严格的汽车政策之一。陆交局更指出,政府将会在接下来五年支出280亿新币(约6,000亿台币)在精进「大众交通运输」之上,好让政府有更好的基础来「打车」。

新加坡交通壅挤程度不过世界排名第55,相较于周边邻国(如图中的泰国),根本小巫见大巫,也让人疑惑星国政府大力打车的目的为何。 图/路透社

再怎么喊着国家小、要善用土地资源,不愿为市民开辟道路的新加坡政府,还是愿意为FI比赛打造赛车场。 图/美联社

▌建国之后:国家很小的恐慌

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之后,将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的烂摊子上。从新加坡政府在1960年就成立了住屋发展局(HDB),但却一直等到1995年才建立陆交局,便可看出当时的政府并没有太关注交通议题,反而是倾全力在打造出来的「小国恐慌」中,尽可能地将原本散布在水平地表、却其实可以不用出现在路上的东西,通通收纳到垂直建筑物里头(比如小贩中心和组屋的出现)。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成长,新加坡的私家车数量也从1960年的七万辆,快速成长到1970年的14万辆;但同期间计程车与公车的数量,只成长了六成之多。当时道路的铺设远远不及于交通工具的增衍,十年间的道路仅多铺了12%(26公里),新加坡的市容于是变得愈来愈拥挤。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新加坡政府,遂筹组「交通顾问委员会」,先后将巴士公司合并为三家区域性公司,再并成一间上市公司(亦即今日仍在营运的「新捷运公司」(SBS)),希望透过提供大众运输服务来降低人们以私家车移动的需求。

打造公共交通之余,新加坡政府也开始对私家车祭出限制,如大幅增加道路税和牌照费。1975年,星国政府启动「高乘载管制」,明定早上7点半到10点15分间的尖峰时段(后来也在下班的尖峰时刻比照办理),未载满四人的私家车如欲进入市中心区域,则必须缴交十新币的费用才能通过(依当年汇率约150台币,很贵)。

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之后,将大部分的心思都在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的烂摊子上,没有太关注交通议题。图为50年代连接星马两国的交通要道。 图/路透社

每日往返星马两国间的通勤民众,让新加坡连接马来西亚柔佛新山的新柔长堤,成为新加坡最壅塞的交通干线。 图/路透社

星国政府双管齐下的政策施行,恰好碰上70年代的「石油危机」,私家车的数量因此获得良好的控制,直到80年代年才又再次攀升。1980至1985年间,私家车数量迅速成长45%,可说是完全没有在政府的掌控之中;但由于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同步快速兴建,让这波增长潮对于市区的壅塞,并没有很显著影响。

尽管如此,新加坡政府仍决心「打车」,于是1982年在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等组织的咨询下,砸下50亿新币(1,100亿台币)开始兴建地铁。1987年地铁正式启用,同年成立新加坡地铁公司(SMRT),隔年政府再次提高道路税,并直白了当地告诉社会大众:政府以后不会再兴建任何一条主要和快速道路。

花招百出的新加坡,油也比别人贵。1989年星国国会通过关税法案,规定所有从新加坡开往马来西亚的汽车,油箱至少半满,以免人民跑去马来西亚加便宜的油后,再回到新加坡来开,这样政府提高汽油税就没意思了。

这些做法,包含高额的过路费和牌照费,在当时都是为了要增进都市计划上的效能,拿有限的土地去做更有报酬和效能的开发,而不是为了环境友善或行人友善等考量。就算有,也是附加上去的好理由。

新加坡政府打车花招百出,为的是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图/美联社

▌开路与不开路,假议题?从公墓毁灭开始说起

新加坡的打车政策,是该国官方与学术界对于新加坡「成功」交通转型的典型叙述,暗示了星国政府如何在建国后窘迫的条件下,找到厉害的治理方式、药到病除,一步步割掉城市发展的毒瘤。

若在学术资料库中键入Singapore和transport的关键字,不难发现一票学者们使用「世界级交通系统」(a World Class Transport System)、「亚洲国家的模范」,或者是「永续交通的经验」等语汇来描述新加坡。

新加坡祭出限车令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政府声称因土地稀有、道路壅塞,限车令看似合理且势在必行;不过,这会不会是假议题?又,为什么我说任何限车令连带的环境与永续理由,听起来其实都是额外附加上去的?

我们可以从新加坡非常知名的咖啡山公墓拆迁争议来切入。

为了加入更多劳动人口进新加坡,并打造更多有产值的住宅,向来对加开道路踌躇不绝的新加坡政府,仍毅然决然将铲子对准过世人的安息之地。图为咖啡山公墓的开挖工程。 图/路透社

位在武吉布朗(Bukit Brown)的咖啡山公墓有超过十万的人长眠于此,在1922到1973年间,这里是大量华人移民在海外过世后安身的地方,因此它除了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自然绿地之一,也是大批华人移民史研究学者,透过墓碑碑文找寻华人迁徙轨迹的重要宝藏(这里也有一些金门人的坟)。

新加坡政府在2011年宣布要规划一块约200余甲的土地,以作可容纳五万人的公私住宅混合区之用。这项计划会在30多年左右后落成,而建成之后,旁边已日渐堵塞的泛岛高速公路可能不堪使用,政府为了舒缓流量,因此决定在咖啡山公墓上兴建一条八线道的高速公路。

消息公布后,却罕见地引来新加坡各界的不满,认为咖啡山公墓储存着新加坡历史,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观察名单上的重要墓地,怎么可以拿去开发道路?随后政府出面消毒并指出,整个规划只会移除五千座坟,而且那些被移除的坟墓——

不是名人。

姑且不论咖啡山公墓的历史与人文意义,在寸土寸金的窘境下,咖啡山公墓案例活生生上演着活人向已逝之人争夺土地的故事。 图/新华社

反对开发公墓的新加坡网友,迅速在社群上串连「拯救武吉布朗」运动。 图/「拯救武吉布朗」脸书

事实上,新加坡的住宅并没有明显的短缺问题,八成的国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中,而没有购置组屋的民众,除了因为没有抽到理想地点而作罢外,也有不少是愿意掏腰包去住私人社区。此外,因为这个住宅计划是以三十年为期在规划,分析师指出,星国政府不断兴建住宅区是为了一个重要的长期目标:就是要迎合政府擘划的「七百万人口蓝图」(不断从国外吸引专业移民进来)。

当时,「拯救武吉布朗」(SOS Bukit Brown)组织就认为,政府声称只会移除公墓的百分之五,极有可能只是在试水温,最终目的仍是要开发整个咖啡山公墓,将墓地转变成为有产值的住宅区。

尽管民间抗议声四起,咖啡山住宅区计划还是如火如荼地展开。根据2016年底的最新公告,已有3,746座坟墓遭到移除。根据星国政府官员对《卫报》记者的回应:政府在墓地上「开路」,是「发展武吉布朗区域的第一步」,国家有意让整个武吉布朗区在2030年以前都变成屋子;而先人的遗骸,会被移到其他占地较小的墓地、或火化,后代亲戚如想探望,可以去后来移送的灵骨塔。

所以,开路不开路跟人民交通打不打结,似乎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跟政府有没有土地可以开发,更有连结性。对国家创造经济利益无关的道路,政府不会开,如果大家嫌堵,就不要开车。

新加坡并没有明显住宅短缺的问题,不断兴建住宅区的用意,是为了达到政府擘划的「七百万人口蓝图」。 图/路透社

▌颠倒小国劣势,需要「智慧」

新加坡政府到底在想什么?有什么信心支撑他们继续坚信不移、推动更严格的限车令?除了政府一再重申的「无意开路」之外,无人驾驶车的愿景可能是另外一个强化此政策方向的新科技。

麻省理工大学团队组成的无人驾驶新创公司nuTonomy透露,新加坡政府已投注了「数百万美金」与他们合作,希望将新加坡打造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完全采用无人车的城市;此外,政府最终计划,要让手机叫车的无人驾驶取代计程车服务。

在李显龙政府的想像里,这完全是一个把小国劣势颠倒过来用的计划:过去因为国家范围太小,所以不希望太多私家车占据城市可开发的空间,现在反而正是因为国家太小,让新加坡成为nuTonomy可以大展身手的表演舞台——把这一个小国(而且是政府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小国),变成全世界第一个「完全使用无人车的智慧型国家」,简直轻而易举。

正因土地寸土寸金,新加坡得以逆境突围,翻转小国劣势,在抑制私家车数量的同时,倾全力打造无人驾驶的智慧型国家。图非新加坡无人驾驶车。 图/美联社

官股的新加坡国防企业新科动力公司(ST Kinetics)总裁李香龙,在《海峡时报》的采访中不讳言的表示:「我很有信心新加坡会成为第一个使用这项新科技的城市,因为不像大部分国家都交给私人企业去做,新加坡是由政府来花费力气推动。」

nuTonomy告诉新加坡政府,他们的「智慧国家」服务,能让新加坡的车辆从90万下降30万辆,这样城市会挪出更多空间拿去做想要的开发——而这完全是新加坡政府想要的。

星国政府素有「新加坡公司」之称,新加坡整座城市就像这间公司的产品,将城市经验销往其他发展中国家,承包他国的都市发展大型建设。对于星国政府而言,成为无人车智慧国的领头羊,将可为星国的城市发展输出再造新的市场,何乐而不为。

在这样一个充满「新氏企业风格」的政经环境下,星国政府与nuTonomy双方希望最快在一年内,就能让无人车队在新加坡的路上服务——不过在去年10月的道路实测中,无人车就与货车擦撞了。

看来,路上真的太挤了,在城市还没变得更智慧前,大家就去搭地铁吧!至于地铁好不好搭呢?请看前文《新加坡中邪电车:保母国家也救不了的地铁事故》!

地铁好不好搭呢?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