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动员令》文化商业共荣 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台北市大稻埕创意街区发展协会每年春季都会举办「戏春大稻埕」。(协会提供/蔡佩珈台北传真)

台北市大稻埕创意街区发展协会每年秋季都会举办「秋获季」。(台北市大稻埕创意街区发展协会提供/蔡佩珈台北传真)

清朝淡水港开港,带动迪化街繁荣;日本时代也有商人与当地茶商一起在中国大陆东北引进台湾茶,打响迪化街知名度;现在则是当地商圈、协会及议员致力为迪化街打造文化与商业共荣,为推广迪化街尽一份心力。

台北市议员陈炳甫父亲陈重光是大稻埕人,也是第一位与迪化街茶商合作,从中国大陆东北地区引进台湾茶的商人,陈炳甫在此服务近10年,曾促成各局处改善迪化街观光指引混乱、指标不明的问题。

看见现在迪化街新、旧产业并存,陈炳甫回忆,迪化街曾因物流与电商发达、大卖场广开一度没落,近年新产业带来人潮,让这里再度活起来,尤其传统产业因应新消费模式改变,很不容易,乐见他们成功走出不一样的路。

议员陈怡君也观察,不少中药行近年针对年轻人的喜好,制作仙草茶、养颜美容茶、减肥茶等特别产品,也有南北货二代运用自家材料兼卖豆花,是迪化街新旧融合的迹象之一。

由大稻埕在地工作者、商家、居民组成的「大稻埕创意街区发展协会」,也致力为迪化街打造特色,理事长周佩蓉表示,协会每年举办传统戏曲推广活动「戏春大稻埕」,呼应大稻埕过去的「戏窟」美名,也因为永乐市场是全台最大布匹批发零售中心,每年秋季与服装设计师、传统布业合办时装走秀「秋获季」。

周佩蓉指出,现在迪化街春有「戏春大稻埕」、夏有「霞海城隍庙迎城隍」、秋天「秋获季」及冬季的「年货大街」,有赖各方跟商圈互相帮忙及合作。

陈炳甫也称赞,在地商圈、协会、产业公会、城隍庙近年合作举办许多活动,让他感受到新、旧产业都想让迪化街更好的心意;陈怡君则盼中央与地方能有更多合作,加强推广、行销迪化街,让这里人潮回到新冠肺炎疫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