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筛检 揪4A型黏多糖症

马偕国际罕见疾病中心本次研究成果荣登国际权威医学期刊 《医学遗传学》,图为马偕纪念医院国际罕见疾病中心主任林翔宇。(马偕医院提供/林周义台北传真)

黏多糖症是一种先天遗传的罕病,出生时完全看不出,随着体内黏多糖堆积,就会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损伤,平均寿命仅十余岁。这些患者平均4.3岁才确诊,错失及早治疗的机会。马偕医院率全球之先,透过26万名新生儿的大规模筛检,成功找出9例个案,在0.2岁时及时发现,并在0.3~1.7岁间接受治疗,有助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器官损伤。

黏多糖症(MPS)患者因体内缺少分解黏多糖的酵素,致使黏多糖分子堆积,引发骨骼、软骨及其他器官逐渐损坏。医界将黏多糖症分为11型,其中黏多糖症4A型病况发展属渐进性,在新生儿时期难以发现,等到外观出现病征时,已无法逆转。

马偕纪念医院国际罕见疾病中心主任林翔宇表示,黏多糖症4A型的临床症状包括短颈、胸骨突出、骨骼畸形、运动障碍和呼吸问题,症状会愈来愈严重,甚至造成死亡。

马偕纪念医院、台北病理中心(TIP)与中华民国卫生保健基金会(CFOH)共同合作,自2019年9月至2023年10月间,为26万4843名新生儿进行黏多糖症4A型筛检,透过采取脚跟血,利用简单的滤纸血片检测,初步筛检出95名异常个案,进一步转诊发现,有9名新生儿确诊黏多糖症4A型。

计划成果显示,黏多糖症4A型的患者能够于0.2岁确诊,在0.3~1.7岁间接受酵素替代疗法(ERT)。林翔宇说,及时接受ERT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运动耐力、行动与关节功能、强化肺功能及阻塞性睡眠窒息,减少尿液黏多糖体的排放量。该计划成果已荣登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医学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