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蔡政府悬崖勒马 贸易倡议回归程序正义

台湾金融研训院与美国在台协会共同主办的「台美金融资安论坛」29日开幕,蔡英文总统(中)、AIT处长孙晓雅(左二)等人均出席,展现台美友好关系。(季志翔摄)

《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6月1日签署完成后,昨经行政院会通过,面对各界呼吁,行政院一改先前态度,从备查改为由国会实质审查,公开且透明地走完应有程序,值得肯定。蔡政府此刻悬崖勒马,不仅有助朝野和谐,也立下制度,更让这份对台美意义重大的协定,不会背上躲避国会监督的骂名和争议。

对于经济仰赖外销的台湾来说,能与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签署贸易协定,自然是喜事一桩,也证明台美在经贸交流上再创里程碑,朝野均乐观其成,但相对美国采高标准的快轨程序,要求未来美台签署任何协定须与国会咨商,不可绕过国会迳行签署,我方当然也该比照,否则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的国会,无法了解状况,不仅没能替民众把关,也让协定缺乏民意基础。

事实上,经贸办在倡议发动之初,一直到谈成首批协定、确定签署完成,都主动对外释出讯息,确实诚意十足。只是,即便经贸办早将内容公布上网,但外界对倡议的实质内容,哪些产业受影响?依旧陌生。尤其贸易协定有得有失,交由国会审查有其必要性,毕竟政府也不希望协定沦为「政府自嗨、企业无感」的装饰品。

近来《两岸服贸协议》再引发话题,当时在野的民进党即主张「逐条审查,逐条表决,且不得予以包裹表决」,甚至在内政委员会第3次初审时,召委张庆忠因用30秒宣告协议已超过3个月期限,视为已审查,全案送院会存查,进而催生「太阳花学运」,成台湾政治史上重大转捩点。

不过,被封为「黑箱服贸」的两岸协议,不但送到立院逐条审查,当时立院加开16场公听会,更在基层举办100多场说明会,对照今日的台美贸易倡议,民进党理应秉持当年精神,将攸关国内重大民生及经贸的协定送国会实质审查,更是民进党以行动证明政府不会「遇美就转弯」的最好时机。

在民间及在野党声声呼唤下,蔡政府最终愿意顺从民意,表态接受将查照改审查,未来官员不仅能有公开场合对外说明政策,企业也能在询答过程中更了解倡议内容,毕竟在未来台湾经济前景看衰之际,执政党一方面能实践当年高喊的程序正义,也能让朝野政党在有共识之下,共同振兴经济发展,让人民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