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不敢打新冠疫苗?医分析:染疫后心肌梗塞机率反增
心血管疾病不敢打新冠疫苗?医分析:染疫后心肌梗塞机率反增。图为接种示意图。(达志影像)
心血管疾病位居国人十大死因第2位,且台湾进入高龄化社会,年纪越大、共病越多,常见的共病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压性疾病、肾脏相关疾病,皆位居十大死因之列。万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心血管疾病患者更亟需接种疫苗来提升保护力。
马偕纪念医院副总院长洪大川今天出席疾病管制署研讨会,解析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图取自疾管署)
马偕纪念医院副总院长、心脏内科医师洪大川今天出席疾病管制署「COVID-19疫苗与心血管疾病临床处置研讨会」,解析各类心血管疾病病人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不少心脏科患者都会询问自己是否适合施打疫苗,打完疫苗会不会让原本的疾病恶化,他认为答案原则上都是「不会」。
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建议,除非疾病处于不稳定期或本身对疫苗过敏,包括心肌梗塞、心房颤动、心肌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移植、肺高压、肺栓塞、周边性血管疾病、脑中风、暂时性脑缺血等,都建议施打新冠疫苗。
而今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BMJ)的研究显示,接种AZ和BNT疫苗后发生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塞的比率,都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是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生血栓、中风、心肌梗塞的比率上升了。
洪大川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有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施打疫苗前不须停药;如近期接受心导管手术,只要没有发生并发症或急性胸痛症状,原则上术后1周可施打疫苗;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由于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原则上出院后1至2周如果无明显或恶化之胸痛或心衰竭,经医师评估即可打疫苗。
根据台湾脑中风学会建议,刚发生急性脑中风时,可能会出现中风症状恶化,再次中风和心血管事件、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建议在中风急性期(大约1至2周)过后,经医师评估身体状况已稳定再施打疫苗。
在少数情况下,需要避免接种特定种类的疫苗。洪大川说,血栓栓塞病人目前多半建议施打疫苗,但如果过去发生血栓合并血小板低下症后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应避免接种AZ等腺病毒载体疫苗。另脑中风患者需要做MRI及电脑断层检查,有文献指出,莫德纳疫苗的赋形剂与这两种检查所用的显影剂相关,如果对显影剂过敏,就不建议施打莫德纳疫苗。
至于接种mRNA疫苗可能出现心肌炎、心包膜炎等不良反应,洪大川表示,mRNA疫苗可使用在多数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稳定性心脏衰竭、心律不整、风湿性心脏病、川崎氏症、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和植入式心脏装置者;但如果评估当下心脏仍在发炎者,建议暂缓接种mRNA疫苗,或考虑使用其他疫苗。
万一施打BNT、莫德纳等mRNA疫苗后发生心肌炎、心包膜炎不良反应,洪大川指出,可与医师充分讨论下,并于病况改善后,考虑以其他平台的疫苗进行第2剂接种,例如腺病毒载体疫苗(AZ)、蛋白质次单元疫苗(高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