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济宫举办「亚洲观音与女神国际研讨会」

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陈益源教授(左三)是促成这次越南学术交流的重大推手。(程炳璋摄)

台南市观音亭暨祀典兴济宫连续8年与成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心合作,举办多场宗教学术研讨会,今年庙方选定观音信仰主题,成大再找金门大学,联手大陆学者,9月一起前往越南河内举办「亚洲观音与女神国暨学术研讨会」,将发表28篇论文,针对观音文化差异性进行交流。

台湾的观音文化传承自大陆,却有在地风格,越南更有在地女性成为观音神明故事,宗教经过在地化,展现出来不同的信仰风格,成为学者好奇研究议题

台南市大观音亭暨祀典兴济宫近年不断邀请学术单位探讨亚洲神明文化,包括保生大帝、月老与观音佛祖等,各神明经过不同地方习俗产生文化差异。

台南市大观音亭暨祀典兴济宫的信仰学术研讨会,不限于庙内神明,学者会找出亚洲各地有特色的神明,透过研究找出差异性,在学术研讨会后发表论文集

原本在成大人文社会科学中心,转任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的陈益源教授,今年9月将结合成大、金大与台南市大观音亭暨祀典兴济宫的资源,邀请大陆宗教学者前往越南,3方准备发表28篇观音学术论文,对大陆、台湾与越南三地的观音文化进行学术交流

陈益源表示,预计完成研讨会后,今年底在台湾与越南同步出版中文、越文版论文集,展现推动观音信仰研究的具体成效,发扬观音信仰的具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