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晴月光下 BBC合唱团说赞

20岁音乐新秀徐子晴(徐子晴提供)

20岁音乐新秀徐子晴以阿美族歌谣创作合唱曲月光下》,获选为英国《合唱与管风琴》音乐杂志「7、8月作曲新秀」,该曲由成军90年的BBC混声合唱团排练、演唱以及录音,悦耳动听。得知消息,徐子晴表示:「真的超开心,未来也会继续写下去。」

《月光下》是四部混声合唱曲,长度约三分钟,乐曲以阿美族的曲调加上合唱手法创作,主要描述在月光下,土地的蕴藏一如母亲呵护。

获90岁老团青睐

「这是我第一次写合唱曲,前后大概有半年,能有这个机会,又是这么好的团演唱,让我对自己有信心。」

今年是BBC混声合唱团成团90年,并到新加坡巡演,与徐子晴就读的新加坡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合作征选新秀新曲。发表时,BBC混声合唱团不但现场演唱,回英国之后又进录音室重录,放上「合唱与管风琴」网站上供乐迷下载聆听。

不爱上台转作曲

徐子晴是台湾典型的音乐班孩子父亲小提琴家徐锡隆,从小徐子晴念福星国小仁爱国中师大附中,都是音乐班,作曲师事吕文慈萧庆瑜钢琴师魏宇与廖皎含。

「7岁妈妈美国进修一年,我跟阿公阿嬷住,那时很想妈妈,就会自己乱写。」再加上徐子晴虽然学琴,「但我不喜欢上台,没安全感。」后来徐子晴转作曲,「还蛮喜欢自己写曲子感觉,开始朝创作发展。」

东西乐器都涉猎

两年前,徐子晴同时考取北艺大跟师大,正在犹豫不决,收到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录取通知。「学校全额奖学金,吃住,还有零用金。」徐子晴说,「每天我都想台湾,但学校真的照顾得很好,有自己的独立宿舍,有琴房开到12点,有同学学长姊可一起切磋,我就是持续练习、创作。」

徐子晴说,台湾音乐班都规定主修外要副修国乐器,她选了柳叶琴,一路都有跟国乐接触,这也让她对于东西方乐器的看法更为多元。现在她接下学长的邀约,年底将为新加坡现代舞团用国乐编制写一部以白居易琵琶行》改编的舞剧,有舞有唱,当年的国乐记忆全都用上。」她以八仙尘爆为灵感所写的《浓烟》,也将由巴黎现代乐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