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博士回台月薪不到1万 10年后年收上看300万
▲郑匡宇拥有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却也一度求职不顺。(图/记者徐珍翔摄)
「学历念到那么高,跟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是完全不相关的。」拥有加州大学舞蹈史暨舞蹈理论博士学位的郑匡宇,10年前顶着美国博士光环回国,却遍寻不着一份固定的专任教职,即便一度应征上私立大学的兼任助理教授,月薪也只有9700元,如今,他靠着投资股票、房产,以及演讲、写作,在短短6 年内就累积出千万身价,年收入上看300万元。
10年前,29岁的郑匡宇顶着美国博士光环回国,却遍寻不着一份固定的专任教职,最后还是靠着毛遂自荐,才应征到实践大学应用外语系的兼任助理教授,每周上课4小时,时薪630元,扣税后月薪只有9700元,在兼任教职期间,除主动争取出书及演讲机会外,主要也靠着在美国打工存下的零用金度日。
之后,由于应征铭传大学专任助理教职缺遭拒,郑匡宇转向海外寻找工作,竟顺利取得首尔弘益大学教养科(通识科)中文讲师的工作机会,月薪一下暴增到400多万韩币(约新台币11、12万元),他说:「表面上去教中文,但实际上我是去学韩文的,因为我希望我的能力再多会一个韩文。」也因此当起了往返台韩两地的空中飞人。
10年过去,郑匡宇已累积出千万身价,如今更是台韩两地收租的包租公。他提到,2000到2005年间,自己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未能把握时机投资当地房地产,至今仍相当后悔,「因为我算过,如果我一到美国,就拿台湾的房子抵押在美国买房,这5年间,我不但可以赚到房贷,离开时,还可以有一笔增值的差额。」
郑匡宇回忆:「当时美国房地产正在飙涨,假设用10万美元买房,离开时应该可以涨到16、17万元,而且美国租金很高,租金付出去就等于打流水飘了,所以我一直很后悔。」因此,当2008年金融海啸来袭时,他见机不可失,于是拿着200万元积蓄当作自备款,以每坪21万元买进淡水竹围站旁2房新大楼,脱手时,附近行情已涨到每坪40多万元,接着便转战台北市,花2200万元买进永吉路1房1厅的新屋,再以每个月5万元代价租给外商。
2012年5月,郑匡宇投资房地产触角更伸向海外,在韩国京畿道盆堂区、距离地铁站走路不到1分钟处,买进3房1厅2卫、约30坪的住办大楼房屋,总价韩币2亿元(约合新台币520万元),接着又买进弘益大学旁房产出租,报酬率超过10%。谈起这段包租公经历,他说:「整体来讲,我的租金收益完全可以填补房贷。」
至于手上银弹从何而来?郑匡宇说,除教学收入外,自己从2005年开始出书,至今已有20本之多,「有些卖得不错,从书也带来一些课程、演讲的邀请,我的收益是不错的。」此外,他长年投资股票,却鲜少失利,「其实我在大三就开始买股票,第一次买台积电股票就赚了10多万元,后来我买过美国、韩国、台湾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获利出场。」
郑匡宇说,自己向来都锁定龙头股,投资韩股时,也用相同的逻辑挑出第一名的韩国产业,像是浦项钢铁、现代重工及三星电子等,逢低进场,一个波段只要赚到3到5成就全数出场,再等待下个机会,目前持有的海外股票,平均报酬率约12%,「也要看当下状况,如果我想赚快钱时,8%到10%我就会闪了。」
郑匡宇估算,靠着投资股票、房产,以及演讲、写作,目前自己年收入约在200万到300万元间,不过,不安于现状的他,去年又创业推出智慧停车、共享停车的App,目前已开始在桃园市政府的周边试办,让民众可以用手机预约停车,未来则锁定桃园市另一个更大的标案,俨然化身成创业家,开启下一轮新的挑战。
回顾自己的职涯,郑匡宇说:「我一直觉得,学历念到那么高,跟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是完全不相关的,念越高,越有可能造成你自己感觉高不成低不就,或者企业主不太敢雇用你。」不过,他也认为,攻读各种学位,其实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以及眼界的开拓,「很多时候,要走什么路,到最后都是自己的选择。」
★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