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一生必讀的日本文學名著 川端康成《千羽鶴》:哀傷悖德的美麗與哀愁

图/500辑设计

青春是多么美好而灿烂,宛如夜空的花火、粉美的樱花雨,深爱日本文学的作家陈铭磻老师,拥抱的不只是文学,还涵盖年轻人爱的青春文创和漫画,以丰富的情感和优雅文字传述情节、理解心得,更亲访经典作品相关的文学地景,让读者更能感受经典作品的浪漫氛围。

饮茶屋。图/布克文化提供

同禅一脉相承的虚空 千羽鹤.川端康成

罪责也许不会消失,悲哀却会过去。

一八九九年六月十一日出生大阪北区此花町,天满宫对街矮房的川端康成,两岁时,医生父亲荣吉感染肺结核辞世,他跟随母亲迁居大阪西成郡丰里村,母亲的娘家黑田家生活;翌年,母亲同样罹患肺结核病逝,委由祖父母领养川端,寄居舅父黑田家,唯一的亲姊姊则寄养姨母家。

日本文豪川端康成。图/布克文化提供

幼年孱弱多病的川端,为了健康,少与外界接触,生活封闭,造成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七岁到十岁四年间,祖母因病去世,姊姊罹患热病,并发心脏麻痹夭折,仅留病重的祖父三八郎,由他照料;他独守病榻,不时诵读《源氏物语》感时伤事、带着哀伤的词句聊慰祖父,一边以此驱遣心中伤感,后来,把祖父弥留的情景记录下来,写成《十六岁的日记》。

一九一二年,以第一名成绩考进大阪府立茨木中学,开始接触文学,博览文艺杂志,并尝试提笔写作。

他把志愿设定在艺术与文学创作,这种崇高意愿,竟成灵魂血脉中不可叛离的宿命,这些难以摆脱的宿命维系他文学心灵不断成长。由于少年面对幻变的无常生命,使他原已表现不俗的抒情文笔,更能穿透生死离合,让家境变迁导致的悲惨命运,衍生为早熟的忧伤灵魂,深化他朴素、清寂和凄美的文学涵养。

自小孤寂的川端,虽则一再拒斥与现实社会接触,却又积极在文字世界里编织自己想像空间的能量,阅读《源氏物语》、《枕草子》这些平安时代的古典文学,深刻影响日后创作。他阐明宁静幽玄的写作风格,以及东方世界特有的人文情愫,对后代日本新文学运动发展带来清新典范,评论家赞誉他是「新感觉派的文学家」。

十九岁,川端写成脍炙人口的《伊豆的舞娘》,从此作品不断,著名的《美丽与悲哀》、《山之音》、《雪国》、《千羽鹤》、《古都》等巨著,不仅使他声名大噪,多部小说相继改编电影、电视剧,《伊豆的舞娘》先后六回搬上大银幕、五回电视剧;《雪国》连续五回改编电视剧、两回电影;《古都》三回电影、一回单元电视剧。

《山之音》:川端康成∕着,叶渭渠∕译,木马出版。图/布克文化提供

一九三五年,川端在《读卖新闻》连载的随笔写道:「日本这个国家很糟,没文学精神,没文学传统,乃是国土的罪孽。」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在《天授之子》写道:「我在战争越来越惨时,每每从月夜松影里嗅觉出古老的日本。……我的生命不是我一个人的,我要为日本美的传统活下去。」又说:「战败后的我,只能返回日本古来的悲戚中去。我不相信战后世态人心,不相信所谓风俗,或者也不相信现实那个东西。」他在象征死亡的惨痛战争中邂逅永恒,认为:「只有回归传统,才能使自己得到解脱,进而使日本得到拯救。」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七日,时年六十九的川端,历经无数生命波折与创作煎熬,凭借《雪国》、《千羽鹤》、《古都》三本著作获国际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且是日本荣膺这项殊荣第一人。

一九七○年六月十六日,「中华民国笔会」主办的国际笔会第三届亚洲作家会议在台北举行,由当时会长林语堂主持,一九六八年甫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应邀出席,并在开幕做了一场精辟又生动的讲演,讲题「源氏物语与芭蕉」生动的内容与演说丰采,获与会人士热烈掌声。

镰仓圆觉寺佛日庵。图/布克文化提供

千羽鹤日文版,新潮文库出版。图/布克文化提供

中年后举家搬迁镰仓长谷居住的川端,独爱清静,对佛教情有独钟,写作之余偏爱书法,汉字写得活灵活现,但内心却异常矛盾,对获奖后带来的荣耀和不断涌现的仰慕者,心里十分厌恶,这种反应或许与身为孤儿的封闭心理有关,加上情谊深厚的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戕的阴影挥之难去,他的心思经常沉落低潮。

一九七二年上半年,鲜少出现公开场合。岂料,才刚动完盲肠切除手术未及一个月的四月十六日夜晚,竟在长谷自宅含煤气管自杀身亡,未留只字片语,就连家人也无法理解位居文学界巨擘的川端,会用这种方式结束生命!

忧伤、矛盾过活大半辈的川端,自杀身亡前,曾对一样自尽弃世的作家古贺春江的口头禅大加赞赏, 那句话是: 「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 死就是生。」未料这句话巧成川端人生终极之言,这是继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戕十七个月后发生的悲剧,时年七十三。

关于《千羽鹤》

以追求耽美与超自然美为题的《千羽鹤》,作者借由茶道宗匠三谷菊治逾越悖德乱伦的禁锢,引起连锁自杀和死亡事件,反映日本人对情爱的心理状态,并以「茶道」象征复杂多重的人际关系,隐喻纠葛的感情纷扰。本书被列为战后川端的代表作。

日本饮茶文化「茶道」。图/布克文化提供

户外品茗看茶道。图/布克文化提供

作者描述菊治于父亲死后,应邀参加亡父生前的情人栗本千花子举办的茶会,巧与父亲另一情妇太田夫人见面,随之发生不伦,事后太田深感内疚,认为自己罪孽深重而自杀;其间,千花子百般心计凑合菊治和徒弟稻村雪子结连理,他厌恶千花子,对她刻意安排与雪子的婚事,感到厌烦,心里只惦念死去的太田。太田的女儿文子,对母亲越轨行为感到羞耻之余,却在菊治前往吊丧后,与之往来。两人在极度矛盾与病态心理交迭下,于太田自杀身亡后七天,文子携带母亲遗物,志野的杯壶前去探望菊治。单独相处后,他对太田的眷恋之情,不由转移到文子身上,两人互相爱慕,继而发生不寻常关系。

自此,菊治一意走出自以为丑恶的心灵帷幕,不再挂虑文子是太田的女儿;他开始用心理解,文子不会是太田转世,她既是独立自体的存在,也是他命运的主宰。可当他打开心结,急欲会见文子,她却悄然外出旅行,消失踪影,最后菊治以甩开千花子的纠缠为由,外出寻找文子……。

《千羽鹤》的描述手法与情节因缘,被学者认为与平安时期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的主角光源氏相似,一生交错在悖德与乱伦的因果关系。

日本评论家山本健吉说:「读这篇小说,令人不禁要问,究竟主角是太田夫人?抑或是志野的茶杯?好像是茶杯的妖精那样,太田冒出一种妖气。夫人死后,菊治想要记起夫人的肉体,但是苏生出来的,却好像只有陶醉于香味的触觉而已。」

译作家林水福教授说:「菊治和父亲都与太田夫人有肉体关系,自然让人联想到《源氏物语》里,桐壶帝和儿子光源氏对藤壶的关系;而太田夫人和文子都跟菊治有关系,也让人想起《源氏物语》里,夕颜与女儿玉鬘都曾是光源氏的爱人。」

川端在《千羽鹤》 对太田与菊治超乎道德规范的行为、菊治的父亲与太田和栗本千花子之间并不自然的情欲,或他们彼此对伦理的态度等,写来十分含蓄,连心态都以朦胧笔法诠释。

如此看来,川端写作《千羽鹤》的信念,仿佛意图表现爱情与道德的冲突,他既写出自然的情爱, 又为传统道德所苦; 另方面,既无法排解情感的矛盾性,就不以传统道德来规范小说人物的行为,偏要超越传统道德的框架,再从反叛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德标准来支撑爱情,并以颓唐的表现维系爱欲之情。

也许这正是川端自幼受死亡阴影困扰,才借由文字将这种精神和情欲的不安组合,导致小说人物的性爱呈现放荡不羁的状态!

中文译本《千羽鹤》,林水福∕译,二○一七年二月,木马文化出版。图/布克文化提供

经典名句

• 与其说昏暗而看不见,毋宁说在黑暗中的记忆看得更清楚。

• 也许愈亲近、深爱的人,就愈难描绘出来。而愈丑恶的东西,就愈容易明确地留在记忆。

• 这不是弄脏悲伤的泪珠,而是洗刷悲伤的眼泪。

• 死了的人是不会强迫活着的人接受道德的。

自杀,不能解决难题;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请打1995 ( 要救救我 )

◎ 本文摘自:《一生必读的50本日本文学名著2:魅惑青春篇》,作者:陈铭磻、图文:布克文化提供

◎ 责任编辑:柯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