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微粒标准遭质疑 环保署解释:监测大陆霾害

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统计「悬浮微粒PM10年报」。(图/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提供)

记者赖于榛/台北报导

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公布了「2014年悬浮微粒PM10年报」出炉,联盟发起人叶光芃指出,「PM10」也是衡量空污标准,质疑环保署监测的悬浮微粒主要是「PM2.5」根本是逃避现实。环保署监资处长朱雨其受访则解释,针对「PM2.5」是为了监测大陆霾害。

依据「2014年悬浮微粒PM10年报」,全台去年的PM10平均值落在52,相当于40年前的日本空气品质,另外对比前一年,六都台南高雄都有微幅进步,但其余都是恶化,而高雄凤山测站蝉联全国「空气最糟」第一名,本岛改善最多的是台南市新营站,恶化最严重的则是云林县麦寮站。

叶光芃说,「PM10」与「PM2.5」都是悬浮微粒,但是颗粒大小不同,「PM10」指的是直径微米(μm)10以下,「PM2.5」则是小于2.5μm,又称细悬浮微粒,但是环保署对于两者标准不一,他批评,PM10是公认的肺癌因子之一,环保署却将标准订得较「PM2.5」宽松,才会常常都显示正常,「原因是因为太宽松,标准应该要比照英国,用英国方式早就爆表,英国(PM10)70到80之间就很危险,若到100就爆表了,台湾常常超过却都显示正常。」要求环保署面对问题

朱雨其则表示,针对「PM2.5」是为了监测大陆霾害,2者状况较类似,但也坦承环保署的「PM2.5」、「PM10」指标确实有某种程度的冲突,呼吁民众取指标较严重的作为参考。

另外,高雄凤山测站蝉联全国「空气最糟」第一名,朱雨其说,山交通流量较高,因此测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