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安倍审时度势

美国总统川普非典型旋风席卷全球,接连挑战行之有年的国际经贸政治秩序。有「巴西川普」之称的极右派自由社会党候选人波索纳罗当选巴西新总统,而有欧洲最有权势领导人称誉、与川普不对盘的德国总理梅克尔则因地方选举失利而准备下台,宣告时代的结束。

美防长去留成指标

川普挟美国政经军事之优势,以「双边打破多边」模式撼动全球体系,确实颠覆各国对全球化时代的期待;况且美国经济成长出乎意料的好表现,使得他能有效巩固其国内支持度,让今年的期中选举结果不至于威胁到其领导地位。日前传出,属温和派的美国国防部长马提斯可能去职,是否代表着美国将采取更强硬的对外军事行为,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然而,川普敌我不分的策略也伤害美国与东亚盟国关系日本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除了被迫增加美军驻防经费外,安倍晋三也面临川普重新检讨两国经贸不公平往来的压力,与两人之前欲以《美日安保条约》为基础、携手围堵中国大陆的计划完全相反,迫使日本急欲改善与大陆的关系。在同时面对川普咄咄近逼的考量下,习近平与安倍的会面既是历史机遇,也是「川普旋风」意外成了推手。

大陆与日本虽仍有无法解决的领土及政治歧见,但10月底终究达成「双边关系重回正常轨道」及「化竞争为协调」共识,尤其是共同维护区域和平稳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坚持自由贸易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几项,明显就是针对川普的单边主义作为。

美陆正面交锋、日本采双边保险策略的情况下,台湾固然不可能完全屈从于某一方,但也没有选单边站的本钱台美关系今年固然拜美陆竞争之赐而大有进展,不过具体成果仍付之阙如

美国在台协会新任台北处长郦英杰日昨重申对台政策不变,且将聚焦于「美台安全合作、经济与商业关系、台湾的全球角色及美台人民关系」的4个增进,也反对台海任一方片面改变现状

然而,美国务院代理亚太助卿董云裳稍早提醒蔡英文政府,「台湾是美陆关系最敏感问题,是最可能的引爆点」,须小心管控。台湾虽然需要美国为安全后盾,但也不要以为只要台美互动良好就可高枕无忧。

两岸关系不睦对我国国际空间之伤害,早已有目共睹,不仅国际组织活动无法参与,连对外关系都受到重重阻碍,许多国家在不敢得罪中国大陆的前提下,小心翼翼地与台湾往来,双边及多边关系实难获得多大进展,再多的口头支持都只是外交辞令,难以转换成实际行动

友台难成实际行动

蔡政府这两年多来的信誓旦旦到头来都成了幻影:夸口台日紧密关系能为台湾争取更多利益,却连个台日渔业协定会议都无法使得日方让步;声称台美互动更胜马英九政府,国人却看不到洽谈双边经贸协定的影子

面对瞬息万变的区域情势,蔡政府应回到「亲美、友日、和陆」路线,不偏不倚多方交好,方不至于让台湾沦为牺牲品,安倍的审时度势是蔡政府的最佳典范。(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