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从人才民族主义 看台积电美国设厂

台积电美国新厂预计在2023年第一季装机,也开始招募员工,但《日经亚洲》报导指出,近期台积电美国厂与英特尔展开抢人大作战,但台积电竟然明显居下风。图/业者提供

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第21厂(F21)工程进度虽难免遇到波折,但大致上正朝着目标迈进,其中台湾半导体建厂的丰富经验与设备供应链的竞争力,相辅相成、功不可没!预计在2023年第一季装机,美国新厂也开始招募员工,但《日经亚洲》报导指出,近期台积电美国厂与英特尔展开抢人大作战,但台积电竟然明显居下风,主要由于在地凤凰城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工学院,仍持续在长久与英特尔的合作关系中所累积的校友脉络,形成了台积电的延揽人才天险。

原来人情世故这档事放诸四海皆准,由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来的「差序格局」,系指关系的亲疏远近,个体的行动在差序圈层中有如涟漪效应般地展开,呈现出自我主义的风貌,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的影响无所不在,从思维到行动在在影响「关系品质」,关系的本质是信任,是当代最欠缺的资源条件。因此,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Klaus Shwab虽然提出利害关系人经济主义倡议,试图化解资本主义在无以为继的环境与劳工议题上,但利益良善的倡议能否修补既有经济制度的困境,仍在未定之天。主要的困境在全球化差序格局之间的信任恶化!

当这个地球难以承载永续发展,难以供应人们生存所需的资源时,对资源的竞逐与争夺隐约扮演点燃冲突的引信。当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建构人际网络,其间的差序格局往往成为决策依据,这个人性的视角似乎在国籍或种族之间差异不大。ASU的毕业生在面临就业的选择时似乎也离不开这个金律,INTEL或TSMC之间的选择可能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干扰,但若再加上近年掀起的民粹巨浪袭来重压下,相信台积电正在严阵以待F21招募人才接下去的种种挑战。这些挑战并非HR层面的,它涉及到人才的地缘政治,甚至是全球人才短缺的排挤效应与竞逐人才的持续发酵。

英特尔正在全球积极拓展新的晶圆代工厂,不会变得都相对容易,这些包括建厂经验和设备供应商的配合固然会影响各家厂商(曝光设备如ASML或自动化整合业者如帆宣)的全球布局;最令人头痛的还是人才是否能自由进行国际移动,以及在地人才供应端和这些国际布局业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序格局的纠结,甚或在有心右翼人士操弄下的人才民族主义所延伸出去的人才管理问题。若在地人才衔接力度不足以支撑全球化策略,母国人才(或人力)受骨牌效应波及。若台积电不得已输出OP级员工赴美工作,现在台湾人力流动的排挤效应恐怕将进一步排挤其他企业、甚或产业的人力资源政策。

若台积电在美祭出相较英特尔「有感」的高薪吸引人才,此举势必垫高其本来在美的营运成本,坐实张忠谋和刘德音两位董事长的预测,而且还可能超过原本推估。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但无形的社会压力在差序格局中流窜,人才的流动真依市场经济法则?抑或近年的务实作法采最适解?人类行为不如数学模型那么完美,当最佳解在真实世界不可得时,祭出高薪的HR政策是否能收在台湾无往不利的效果,且看后续发展。而此人才(力)的纠结不仅将发生在台积电与英特尔之间,台积链对英特尔链应该都会受到波及,HR部门在各企业中的角色越来越吃重,将是下一波的致胜关键。

面对这些挑战,不仅in-house HR伤透脑筋,周边的服务业者也充满挑战,而且当HR逐步升高为国际级的战略资源,就必须进一步考量投资所在地的人才供给状况,若无端被当地复杂的政治因素绞进了「爱不爱国」这种争议中,即便雇主愿意付出更高的薪资条件,恐怕薪资差异要能克服差序格局的障碍,隐约意味着远高于的人事成本。国际布局中的Local Content解决了关税和韧性供应链的困境,但Local Hire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台积电何辜?为了配合美国的供应链回流政策,去投资设厂了,但凤凰城可不会像郑州为了协助富士康招工特别设一位副市长专职服务。未来日本熊本会不会有这种政策协助,走着瞧!而差序格局是伪命题还是真障碍?若伪命题背后是垫高成本的谈判筹码,高物价回不去将是新新常态。这些问题对世界级的公司已经很麻烦了,若落入平凡、非世界五百大的企业(就甭提中小企业了),真是无计可施。没有人(无论是人力或人才)将是接下来供应链在地化的最大缺口,而人才民族主义将是需要及早规划因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