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吁营业税下放 地方须守财政纪律

财政部长庄翠云先前回应外界《财划法》修法,指已包含为地方增加财源等6大修法原则。学者指出,从此可看出中央政府仍是集钱、集权心态,不愿意放权。图为民众上街购物。(本报资料照片)

地方与在野党想在新内阁上任后抢回统筹分配款财源,但财政部长庄翠云先前回应外界《财划法》修法,指已包含为地方增加财源等6大修法原则。学者指出,从此可看出中央政府仍是集钱、集权心态,不愿意放权。

庄翠云指从2023年与2016年相较,统筹分配税款已经增加2000多亿元,表面上看已为地方增加不少财源;惟近几年每年税收增加皆破千亿元,其中2021年增4700多亿元最为可观,显示统筹分配税款增加远不及税收增加速度。

政治大学财政学系教授陈国梁表示,《财划法》修正不可能尽善尽美,现在不论地方、党团甚至立委都希望「把饼做大」,而地方之间如何分配资源的水平分配难有共识,因此可先修法把「饼做大」,走垂直分配阻力最小。具体修法方向,营业税原本是属于台湾省税,冻省之后才成为国税,扩饼上优先将营业税回归给地方政府,就可为地方增加不少经费。

但陈国梁同时提醒地方政府,未来财源增加后,也要负起相对应责任,财政上不能像现在过度依赖中央政府,如应由县市政府自主给付的经费,很多仍依靠中央拨付,未来就要自己给付。并且严守「财政纪律」,否则养出一堆「蚊子馆」,造成资源浪费。

政大财政系名誉教授曾巨威表示,《财划法》久未修正,再不修法,会让中央与地方政治上的冲击性愈来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