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調:2024年全球載板產值估153.2億美元 AI帶動年成長

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11日发布新闻稿提到,在AI强劲的需求带动下,将进一步驱动高阶载板的复苏动力。预计2024年全球载板市场将达到153.2亿美元,较2023成长14.8%。在全球市场中,台湾是最大的载板供应者,占整体产值约32.8%,看好欣兴(3037)等厂商受惠产业趋势。

该机构分析,在电动车、AI和高速运算等新兴应用推动下,半导体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其中对于封装至关重要的IC载板也备受关注。

回顾2023年载板受到全球通膨影响,消费性市场急速降温,连带波及需求,无论是应用于手机和记忆体的BT载板,还是应用于CPU和GPU的ABF载板,则出现下滑。根据工研院产科所统计,2023年全球载板产值约为133.4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26.7%。

展望2024年,该机构分析,尽管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仍在,但随着终端产品库存调整见效,消费市场复苏迹象显现,都有助于全球载板市场回暖,特别是AI强劲的需求带动。

全球市场中,台湾是最大的载板供应者,该机构分析,占整体产值约32.8%;其次是日本(27.6%)和南韩(27.0%)。前五大载板厂商分别是台湾的欣兴(16.0%)、韩国的SEMCO(9.9%)、日本的Ibiden(9.3%)、奥地利的AT&S(9.1%)和台湾的南电(8046)(8.7%),五家载板厂占全球过半一半市占。

IC载板依基材不同,分为BT与ABF两大类。该机构也分析,BT载板在2023年,因手机、电脑等消费性电子衰退,和记忆体库存激增的双重压力,整体需求显著下滑。2023年全球BT载板产值约为61.8亿美元,年衰退27.1%。根据Gartner的预测,2024年记忆体市场将强劲复苏,营收预计将暴增66.3%。随着记忆体市场的活跃,相关载板的需求也将得到提振,预计2024年全球BT载板市场将增长16.5%,达到72.0亿美元。

ABF方面,该机构分析,2023年,虽然AI伺服器火热,但由于电脑市场的衰退和通用伺服器需求低于预期,使得ABF载板显著衰退。2023年全球ABF载板产值约为71.6亿美元,年衰退26.3%。随着AI算力需求增加,和先进封装技术发展,例如CoWoS结合2.5D封装将HBM与GPU紧密结合,有助推动ABF载板朝大面积、多层数和细线路方向发展。此外, AI PC也可望带动换机潮,推动ABF载板市场复苏。预计2024年全球ABF载板市场将增长13.5%,达到81.2亿美元。

展望未来,该机构分析,虽然台湾、日本和韩国占全球载板近90%的份额,但大陆与美国正在急起直追。其中大陆将以「新质生产力」策略,以实现科技自给自足,除持续提供对半导体产业补贴,也积极提升AI晶片、伺服器、交换机和RF射频等基础设备的自主化程度。在政府资金和庞大内需市场支持下,中国大陆的载板产业确有机会突破现有的限制,并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中扩大其影响力。

另一方面,该机构分析,美国也持续推动半导体供应链本土化。2023年11月20日,美国公布了国家先进封装制造计划(NAPMP),将投资30亿美元于先进封装试点设施、劳动力培训和专案补助,载板也被列在这次计划当中,可持续观测载板在被美国视为战略物资后,是否将影响全球载板厂在北美的布局。

该机构分析,新兴应用需求推动载板技术创新,如伺服器、高算力的AI晶片与记忆体(HBM)供不应求、及英特尔于2023年宣布2030年前实现玻璃基板量产计划等等,让先进封装技术透过晶片水平或垂直整合,突破了传统电晶体密度的限制,为HPC、AI等高阶应用开拓了新的可能性,是半导体与载板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