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富》堪称南投第一古庙:竹山连兴宫
【爱传媒杨裕富专栏】竹山连兴宫本为早期清朝福建僧人兴庙的重要案例,僧人为什么「兴庙」而不是「建寺」呢?这是基于清朝官方的「崇佛抑道」,以及福建「儒释道巫」合一信仰的结果,乃至于福建官员来台时,往往聘请福建高僧来台建寺或来台管理道教之庙(可详参杨裕富着《台湾设计美学史第二册》)。
我二十几年前接受文建会委托「竹山社寮社区总体营造」时,不但在社寮里「埋锅造饭」,就算整个竹山镇也是走透透!而在竹山镇的连兴宫里,更能体会竹山镇当时繁华的景象与氛围!
竹山连兴宫,始建1742年,1856年大修并扩建,原名连舆宫,也称为天宫或是竹山妈祖宫,奉祀湄州妈祖,早年本名天上宫,大约清代中叶咸丰年间,经大规模重修之后改名,惟当时仍并用天上宫的旧名,创建年代有二种说法,一为乾隆七年(1742年),另一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咸丰6年(1856年)、日据时期明治40年(1907年)以及民国61年三次大修建,乃南投县历史最悠久的妈祖庙。
连兴宫初建时原为土角砖、木造平屋,经过数次整修、重建等过程成为目前三进的建筑。连兴宫前殿为土砖墙构造,主殿与后殿之间院落增建拜殿式屋顶而造成连成一气的建筑则由来已久,最迟在日据时期的老照片也就是如此,而这主殿拜殿后殿改建成钢筋混凝建筑,则为1972年改建时的事,虽然改变了古迹的历史价值,但这钢筋混拟土建筑,也还是依照原有的建筑外貌兴建。连兴宫最具历史价值的部分,是三川殿上的土埆砖造内墙、殿内彩绘以及文物,如「福布山海」牌匾、「正堂马示」石碑,还有门前保存原有风貌的龙柱。
三川殿的屋顶形式,在日据时期曾改为「断檐升箭」式屋顶,1972年修建时则回复为1856年第一次大修时的三川脊。
● 详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