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救援筆記】綦孟柔/全面禁用陷阱是對的嗎?
图/Ivyy Chen
陷阱的伤,一直都是救伤里面最令人感到挣扎的伤。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四肢或翅膀缺一不可,陷阱通常导致牠们部分肢体残缺,有些程度严重的,很可能影响后续生存。虽然身体很强壮,但因为瞬间的陷阱伤害,最后只能以安乐死收场。
我们想积极治疗,让牠重返天际
有一回接到通报,一只中陷阱的大冠鹫要送来救伤中心,中的陷阱种类是兽夹。大冠鹫精神状态很好,不停地想反抗我们的保定,就在牠反抗的同时,我看到牠的右脚已经少掉整个脚爪,左脚脚爪也有缺损。检视伤势时,我查看了一下牠的体态,以满分五分来说,这只大冠鹫是很健壮的四分,羽毛柔顺有光泽,且年纪应该不大,或许正值青年。然而,以牠双脚的状况来看,是无法抓取食物或长时间站立的;猛禽没有了脚,就失去了生存的工具。当时3D列印动物义肢正夯,考量到牠的健康状态极佳,我们想尝试积极治疗,看看有没有机会让这只勇猛的大冠鹫重返天际。
在实际做出3D列印之前,我们先使用一些简易的包扎,让牠练习以双脚站立,并观察到牠在笼舍内可以用包扎的双脚降落在平台上,甚至以此踩着牠的猎物、成功捕获小鸡。随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大冠鹫渐渐习惯了笼舍内的生活,但始终没有习惯人类的打扰,只要有人进去清理笼舍,牠就会吓得到处冲撞。失去双爪的牠无法很准确地抓在菱形网格上,往往用头去减速,使得牠的鼻蜡膜部位反复擦伤出血,羽毛也因为撞上网目,每天都会断掉几根。
这段尝试的期间,我们看到大冠鹫的确可以适应脚上的异物,靠3D列印义肢的开发推测是没有问题。不过,万一未来野放之后,义肢需要调整或是出状况,我们要如何捕捉这只大冠鹫回来呢?假使抓不回来,义肢未来在野外有可能是杀死大冠鹫的原因之一。最终,我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确定现阶段没有人力及资源长时间追踪大冠鹫,也没有比较实际的方法可以定期成功捕捉牠回来调整义肢,即便长期收容,我们也看到牠无法接受人类自以为低频度的打扰,最后还是决定使用过量的麻醉,安乐了牠。
比起兽夹,套索更是难以捉摸
照顾三个月的动物,从希望坠入失望,兽医助理在我施打安乐死的药剂后,落下了眼泪,我则是用听诊器静静地听着牠的心跳,从强而有力到一片寂静;尽管失望,但至少没让大冠鹫陷入长期收容的绝望。我没有安慰助理,助理也没有安慰我,只是转头说:「我要去喂其他动物了。」我想我们大概都知道,安慰了彼此,会抓不住心中那条最后的理智线。
动物保护法于民国100年增修条文,规范任何人不得制造、贩卖、陈列及输出入兽夹。许多年过去了,兽夹的案例在救伤单位端看起来确实减少了,可真的减少了吗?坊间仍有贩卖的管道,动物的伤亡纵使减少却并非消失,研究员在山林中依然会遇到摆放在落叶草径中的兽夹。山林不像都市遍布监视器,若有宵小,警方可透过监视器循线追查,那山林呢?研究员差点踩到的那个兽夹究竟属于谁,始终只有放兽夹的那个人知道而已。由于制造及贩卖容易,追查却极其困难,台面上禁得火热,台面下也没有降温。
过去吵的是禁兽夹,近年来吵的是禁套索。比起兽夹,套索更是难以捉摸,甚至不需要商品化,只要五金行的几个零件就可以做出来。然而,若以「禁用」、「罚则」的方式阻断,往后受伤的动物很可能直接消失在山林里,连救援的机会都丧失:2023年纪录片《一只台湾黑熊之死》,最后黑熊就是丧命在人类的枪口下,因猎人以为误捕黑熊会遭受罚则,所以在野外解决了牠,若不是黑熊装有发报器,这起悲剧将永远埋藏在山林中。面对人类这个大熔炉,就像救伤面对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一样,我们必须一一盘点各族群的生存方式,例如农民面对农损,是否可以发展出比套索更好的防护措施?原民面对狩猎,是否可以发展出更友善的猎具?在狩猎文化传承上,有没有办法落实尊重自己的猎物?如何避免盗猎?详实地盘点使用套索的受众,既然有需求就必须面对它、改善它,而不是一味禁用它,毕竟自然资源是由动物与人类共享,适度的资源使用,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很重要的一环。
改良式猎具。照片提供/野湾野生动物保育协会
●本文作者创办野湾野生动物保育协会,投入花东地区野生动物救援及环境教育。若您愿意一起参与,请见:https://www.wildonetaiw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