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作孕穗期可望遇梅雨 停灌机率低
彰化、南投、云林、高雄地区一期作目前未评估停灌,至于6月进入二期作插秧期,要看5月水情是否解旱再说。图为嘉南地区一期稻作停灌转作绿肥,因无法达成补助标准,向立委陈情放宽认定标准。(嘉义县政府提供/张亦惠嘉县传真)
受到旱灾影响,农委会与经济部去年宣布一期作停灌区域达7万4000公顷,但至今水情持续不乐观,外界关注是否会与去年二期作桃竹苗地区一样,在水稻孕穗期时又忽然停灌。
对此,农委会表示,目前仍有灌溉的彰化、南投、云林等地,多已过了需水量大的整田插秧期,未来需水量大的时间落在5月至6月的孕穗期,可望遇到梅雨季,因此中途停灌机率微乎其微。
经济部水利署也表示,没有停灌尚在进行的一期稻作计划,但面对台湾西部稻作6、7月进入二期稻作插秧期,是否停灌,水利署直说:「现在问太早了。」,二期稻作是6月才整田,到时要不要休耕,得看梅雨降雨量,现在无从判断。且是否停灌,也得听取农委会意见。
农委会去年在二期作期间,因水情吃紧,突宣布桃竹苗停灌区域停灌,由于正值二期稻作孕穗期,影响惨重,影响面积约达1.9万公顷;今年则针对嘉南、台中、新竹、苗栗及部分桃园地区一期稻作停灌,面积达7.4万公顷。
农委会农田水利署署长蔡升甫表示,今年仍有灌溉且水情吃紧的彰化、南投、云林、高雄、台东地区皆已过了需水量较大的整田插秧期,桃园插秧进度也达75%,目前没有评估在一期作停灌的措施。
蔡升甫说,过了整田插秧期后,水稻需水量较大会落在孕穗期,而该地区的孕穗期落在5月、6月梅雨季,因此停灌机率微乎其微;农委会农田水利署副署长陈衍源也强调,目前没有评估在一期作停灌的措施,现行就是用轮灌、河川取水等方式全力利用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