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年代 能进剧场真是福分

1996年屏风表演班的「京戏启示录」,李国修(右)和李小平。(本报资料照片

表演艺术少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但在防疫年代,需要保持安全距离科技让表演艺术有更多的表现手法,在没有现场演出的日子,线上直播录影转播方式,都缩短了观众和表演之间的距离,但科技有天能取代真人表演吗?

古名伸认为,科技再发达,仍无法取代表演艺术,「因为呼吸这件事情,永远无法被取代,表演艺术就是要看到真人在你面前喘气、流汗,甚至跌倒,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结。」

古名伸表示,舞蹈与表演仍是需要面对面,她以网路介面教学的舞蹈课为例,「学生在一格格的小视窗里面,扶着沙发椅练习,老师隔空看着,要怎么纠正呢?我担心的是,身体不练,真的感觉会不见,表演艺术的远距上课,并不是常态。而我们还能进剧场,真的是一种福分。」

李小平观察,相较于疫情刚开始爆发时的考验,现在全人类已经开始慢慢改变思考模式,「后疫情时代作品的生成态度观演距离都会改变,这种距离感,已由不得人们说不,但科技究竟是变得更方便了,还是变得更冷漠了,值得思考。」

李小平表示,整个表演艺术领域大家会在意新的沟通工具,以及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怎么使用最新科技,「疫情之后,怎么建立表演艺术的特立独行和存在价值,是需要一起重新寻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