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心「破例」多3家 医界轰:卫福部违反评鉴规则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图/洪子仁提供)

医学中心评鉴今年北部竞争白热化,因分数差距仅在0.4分内,卫福部长薛瑞元亲自宣布,决定打破原先的家数上限,台北区「增额」新增台北慈济及双和医院2家,北区新增台大新竹分院1家为医学中心。对此,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直言,评鉴结果让人出乎意料,规则跟当初公告写的不一样,卫福部是自打脸,应重新定位医学中心角色,数量应有掌控。

薛瑞元以医学中心评鉴标准已20年未修,加上受疫情影响,已7年未评鉴,今年每家医院都有进步,最高分95.52分,最低91.92分,而第7名到第10名差距仅0.4,「同灯同分」、难分优劣,经卫福部与专家讨论,认为排序前10名的医院均具医学中心资格,拍板决定增额3家升格医学中心。

「评鉴结果让人出乎意料!」洪子仁表示,医院评鉴是各医院很严肃看待的事情,去年公告的医学中心评鉴规则也都写得非常清楚,除了分数要达标之外,若都达标就依排名取序,这是明文写在申请公告上的,如今因为分数相近就改采认定方式,卫福部修改规则是自打脸。

洪子仁说,台湾地区每200万人口需要1家医学中心,以此估算,全台仅需12家医学中心,全台目前已有19家医学中心,数量增加并非不可行,但也应注意医学中心的定位与角色。

洪子仁指出,医学中心是领头羊,因此,民众常会认为医学中心技术最佳,在财务负担许可下以医学中心为首选,但医学中心数量增加后,应考虑到健保给付、医疗转诊制度等问题,若未适度数量控管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分散及医学中心社区化、区域医院化的风险发生。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也呼吁,这一次名额增加,卫福部应请专家学者系统性的考量评鉴制度如何修改,通盘思考医学中心增额后对健保支付制度、医疗转诊及台湾医疗照护制度的影响。卫福部如今开放认定,相信未来医学中心家数只会更多,未来要不要打破医学中心家数上限,需要大家坐下来好好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