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之十六:抑郁型神经症

抑郁症之十六:抑郁型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恶劣心境障碍,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抑郁症表现,日常生活、工作无明显异常,有自知力,患者有治疗要求。

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经研究发现,本症患者存在人格缺陷问题,其突出的特征是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遇到挫折困难容易悲观失望,采取听天由命、退避三舍的应付策略;有依赖性和被动性,胆小怕事、软弱、敏感等。缺乏亲密朋友和适当的社会支持,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亦有一定关系。虽然具有上述人格特点的人不至于都发展成抑郁性神经症,但临床所见抑郁性神经病者一般都具有上述抑郁人格特点,如家庭不和、工作困难、事业受挫折、人际关系紧张等种种社会心理因素,常是促发因素。遗传在本病中亦起一定作用,本病患者的家族中患重症抑郁症的比率明显高于一般居民、有人格障碍、自杀等情况及患神经症的比率也较高。

多数患者起病较早,青少年时就隐约发病,到成人时症状明显。抑郁型神经症的年患病率美国为0.5%,中国2019年资料为1%。

患者病程至少2年以上,但从未有过持续2周的严重抑郁症状,大部分时间心境低落,缓解期每次最长不超过2个月。

除了精神症状以外,躯体症状表现为全身疲乏,缺乏体力和精力,常有胸闷、心悸、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便秘、月经不调等。睡眠障碍较为突出,失眠、难以入睡、早醒、多梦等是常见症状。不少人伴有疑病观念和躯体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主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

关于自杀,虽不如抑郁症严重,但是大多数患者有消极观念,声称"活着不如死去"。少数重症患者有自杀的危险性,必须高度警惕。

诊断及鉴别。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为诱因,慢性疾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伴有焦虑、躯体不适等神经症性症状。病程持续两年以上,人格完整,日常生活不受显著影响。感到痛苦,有求治愿望是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要依据。

反应性抑郁症。由明显的精神应激因素引起,抑郁情绪的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心因体验强烈,常含泪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病程较短,一般不复发;抑郁性神经症虽由精神因素诱发,但其抑郁心境与精神因素联系不密切,病程常迁延。

神经衰弱。部分神经衰弱患者可伴有抑郁情绪,但程度较轻,并不持续出现在整个病程;以极多的躯体不适主诉及有较明确的病程;而抑郁性神经症多起病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并不是呈现持久的抑郁情绪,正常时同样有欢乐和兴奋高涨的时刻,但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遇“风吹浪打”容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

遵循神经症防治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消除致病的各种不良心理社会因素至关重要,如正确解决择业、家庭、工作、恋爱、婚姻等心理矛盾。

尽量摆脱诱发本病的环境因素,必要时调换工作和生活环境,放弃过高的人生追求,帮助和指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现实生活,保持心理平衡。

在患者忧郁减轻,心情较稳定之后,心理治疗可推进另一层次,可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患者分析及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包括促成心情抑郁的可能心理因素,纠正对自己错误的认知,正确协调现实境界的自我与“理想化自我”的矛盾,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

本病虽属慢性疾病,但临床观察表明,经过针对性综合治疗,近期疗效尚佳,绝大多数患者可缓解症状。如不积极治疗,病程可迁延数年甚至十余年。

(明日更新:抑郁症之十七:隐匿性、微笑型抑郁症)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评论,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关注+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一篇,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