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戚维义 任情自在任逍遥

图、文/非池艺术

任情自在的个性,不是走过人生体悟后的转变,而是自小便是如此。艺术家回想过往,总结生命或许就是「该结婚时结婚,该分开时分开,该独处时独处,该画画时画得很开心」,吃不饱却也饿不死的人生,觉得很幸福。与其说是接受宿命论的安排,不如以尊重自然律的角度来贴近艺术家的处世哲学。

率性豁达的人生观戚维义聊天中,可窥见艺术家仍保持着童心与纯真,谈天过程中,仿佛像熟识多年的朋友,从近日将要植牙小事,到年少时离婚这般的私事,都像跟朋友聊天似的畅所欲言。这样推心置腹的对待,若情状允许,相信艺术家会与我们对酒当歌畅谈快意人生,谈话的过程中,总是可以听见老师爽朗却悠然的笑声难以想像这是他已届76岁、癌症刚开完刀、经过多次化疗一年后的状态

任情自在的个性,不是走过人生体悟后的转变,而是自小便是如此。艺术家回想过往,总结生命或许就是「该结婚时结婚,该分开时分开,该独处时独处,该画画时画得很开心」,吃不饱却也饿不死的人生,觉得很幸福。与其说是接受宿命论的安排,不如以尊重自然律的角度来贴近艺术家的处世哲学。

4岁起就喜欢涂鸦,直到现在也是涂涂抹抹地在作画,一生从未刻意追求什么。然75岁那年发现肺部肿瘤,即便经过癌症开刀的生死关头,一般人也许早已灰心度日,他却少有为身体忧愁不安的时刻,而作画方式更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唯一不同的是,以往总不满意自己的作品,然而在开刀后开始整理画作,才突然惊觉画作中的生命,拨云见日开始有了灵气

「回顾过往每个时期,纪录着各自的样貌,这些率性且尽情的作品,每一笔都是活着的经历,是一路走过的轨迹,未来在天上看到是会落泪的。」,在死亡面前,艺术家超然自适,在大病重生后,对画作有了更加超越的眼光见证人生中失而复得的美好,是老天爷给的珍贵礼物

心无流派画自新谦虚说着自己作画方式是乱涂乱抹的戚维义,其实受过扎实的美术训练基础。1937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2、3岁来台,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师承黄君壁溥心畬、林玉山廖继春、马白水大师。师大教育课程丰富,但是以培育师资人才标的,以致学院派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比较规矩与保守。

毕业后赴美国攻读硕士,在课堂上面对国外教授多变的要求感到压力和不适应。即便如此,仍试着突破既定框架,把内心的想法在画作上呈现,让情感在作品中说话。身处国外,相对有较多机会接触艺术,造访博物馆美术馆,加上受到美国自由、创意、天马行空风气影响,他画中的中西合并不是一种刻意经营的风格,而是自然内化的结果。….完整采访内容请见http://artemperor.tw/talks/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