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导向 美中战略收缩

(图/中新社)

新年之交,人口学的问题得到全球普遍关注,一个新人口论正在形成。先是特斯拉和SpaceX 的执行长马斯克近年来不断地公开表示,希望全世界多生孩子。这位创业家说,出生率低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接着,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中国全国人口出生率仅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出生率由滑坡而塌陷,而且同期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只有1.45%,同样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夏尔马年初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2022十大经济趋势,头两个都和人口有关。第一个,是出生率下降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包括中国发生的戏剧性塌陷在内,世界劳动年龄人口将会持续萎缩。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1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回溯2000年,当时只有17个国家。

十大经济趋势的第二个,更认为中国的成长故事或许已经渡过高峰,对全球增长所占的贡献比重在下降,婴儿荒是原因之一。

从战略角度说,相应于这些看法和预测,基于中国的GDP增长率将在今年正式步入「5%时代」元年,中国要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机会,至少在人均概念上,在可预见的将来为不可能。是以,美中大国争霸或将进入转折。

人口一直是中国大课题,百年来有过几次反复,导致关键变化。追本溯源,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论述的人口学原理,指出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供应呈算术级数增长。他主张控制人口。

孙中山最初同意马尔萨斯的观点,1924年却突然转而主张中国一定要增殖人口,对抗列强的压迫。1957年,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反其道而坚持提倡计划生育,当时毛泽东则认为为时过早,生到8亿人口再说。

历史的发展走到1979年,中国推出了一胎化政策,开始贯彻马寅初的见解。可到了2016年,时移势变,决定实施二孩政策。这一次转变,中国体制外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研究员易富贤所做的研究,在2007年出版《大国空巢》应该说有所促成。

据易富贤论证,中国多个机构基于部门利益篡改了统计,目前中国实际人口不但不到14亿,应该低于13亿。虚假统计的结果,导致中国(例如林毅夫和胡鞍钢等专家)对未来的劳动力、生产力、消费力和创新力,全面推算错误;经济增长力和综合国力也被夸大。而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例如白邦瑞)当初更根据中方的错估,感到中国构成威胁,因而战略误判变本加厉,不幸形成美中争霸的局面。

易富贤认为,中国的大方向是人口老化,是「一只年老体弱的猫」,不是「雄狮」,养老和债务负担沉重,「中国经济永远不能超过美国」。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也已经引用了他的研究。

他的新人口论述,近年来不断得到印证,中国的统计部门显然也开始做相应的务实调整,于此同时,智库与华尔街如上有所回应。基于这个新人口论述所暗示的政策变化是战略收缩而非扩张,这是不是意味着美中大国争霸如果真有可能渐渐步入转折,历史有一天可以将此转折美其名曰「婴儿导向」?(作者为美国法学博士、南山维石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