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碳排放 大陆试点模式可借镜

大陆采「试点」方式推行有偿碳排放,再将试点的成功模式推展至全国。图为杭州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车,已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新华社)

为因应全球气候变迁,台湾正积极规画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目标。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中国税务资深执行副总经理陈文孝表示,为强化台湾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的角色和竞争力,建议企业可先将短期目标放在降低欧盟边境碳税对台湾出口产品的影响,而中长期目标则着重于发展架构完整的低碳产业链。另外,在建立碳交易机制方面,可以参考大陆的发展经验。

为建立有偿碳排放的观念,激发企业主动减少碳排的意识,国际间常见征收碳费或实施碳交易机制。陈文孝表示,大陆推行新政策或建立新制度,多采「试点」方式进行,将新政带来的可能冲击与影响限缩在特定的地域或产业,待累积经验调整政策后,再将试点成功模式推展至全国。

以8个试点省市中的广东省为例,2013年首先将省内「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及造纸」6大高耗能产业纳入当地碳排放交易市场,总计覆盖了全广东省约70%的能源碳排放量。在碳排放配额方面,则是采用免费配给与有偿发放相结合的制度,企业可以从主管机关免费获得一部份碳排放额度,但不足部分则需付费购买,借此让企业建立有偿排放的观念,进而提高企业主动减碳的意识。

据广东省官方统计,碳交易制度运行以来,超过80%的试点企业主动实施节能减碳的技术改造,与没有碳市场相比,实施碳交易政策使试点产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果提升约10%。

陈文孝认为,台湾若要达成2050年净零碳排目标,须从上到下全民积极共同参与,不论是征收碳费,或是实施碳交易机制,只有先建立有偿排放的观念,才能激发企业减排的内在动机。

在碳交易制度方面,陈文孝建议,为避免有偿排放制度在导入初期影响面过大,台湾未来也可循国际与大陆的渐进模式,针对高碳排放量的能源产业优先实施有偿排放机制,虽然不可避免转型过程中影响整体能源政策与物价波动,但面对国际潮流大势,台湾已经没有蹉跎观望的时间。